首页 > 员工发展 > 感动工行人物  
 

第四届感动工行人物

  严勇
  严勇,男,44岁,中共党员,1990年入行,现为西藏分行综合管理部高级经理。
  山鹰飞不到的地方,印下了他的足迹;牧民悠扬的赞歌中,留下了他的故事。他和同事们一起,让工商银行的旗帜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高高飘扬!

“雪山上的雄鹰
——西藏分行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严勇

  如火的骄阳下,他与群众一起收青稞,解民忧,任汗珠洒落。

  皎洁的月光下,他与群众促膝交流,动真情,任泪湿衣衫。

  拥挤的人群里,他组织群众抢险救灾,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这一幕幕感人画面,正是先后担任阿里地区札达县楚松乡驻村副队长、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日星乡吹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严勇工作的真实写照。

  驻村:无怨无悔,坚守使命全心为民

  西藏最西部的阿里地区,四周雪山环抱,平均海拨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2011年底,干燥的空气中夹杂着阵阵寒意,工行西藏分行的严勇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带着组织的重托来到阿里札达县楚松村,开始了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的驻村工作。

  工作队刚进村就犯了难,楚松村全村109户村民、503人,半农半牧,以前是出了名的穷村,村容村貌和经济基础比较落后。一到村里,严勇就和队员们忙开了,起早贪黑挨家挨户访贫问暖,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期盼。所有的努力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说实话,开始我们没抱多少希望。”村民们说,因为工作队的副队长是大城市里来的干部,村民觉得驻村可能就是走个形式而已,不会给村子带来太大的变化和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看见工作队作风扎实,村民们慢慢地爱往村委会跑了,有事没事也爱同工作队员拉拉家常了。

  2013年6月,阿里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和泥石流灾害,严勇所在的村也遭受了重灾。山顶大坂积雪厚度达到六七米,村里多户村民的房屋被大雪压塌。大雪融化后,又引发了大面积的山体垮塌和泥石流灾害。在长达17天与外界完全封闭的日子里,严勇带着队员们全力帮助村民抢险救灾,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并及时挨家挨户进行灾情统计,为日后的灾后重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楚松村至今还没有完全小学,村里的孩子们三年级开始就要去相距100多公里外的乡里上学,但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条件艰苦而放弃学习,反而更加刻苦。看着简陋的学校和学生们单薄的衣裳,严勇将情况汇报给分行,分行的员工们纷纷掏出一百、两百……,很快大伙儿捐出的3万块钱买成了粮食、铺盖和过冬物资。当这些爱心汇聚的物品送到孩子们手上时,他们的小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一次,一个村民酒后骑摩托车不小心摔倒,造成了头部大动脉破裂,血流不止,情况危急,而当时唯一通往县城医院的道路也因泥石流冲毁。心急如焚的村民找到了严勇,他二话没说披上衣服和队员一起徒步3公里前往边防部队联系军医,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村子,及时地救助终于挽回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抢险救灾、帮助务农、治病、医疗、教育……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驻村工作队逐渐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金珠玛米’又回来了。”村民们激动地说。

  “强基惠民就是要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窝里。”严勇驻村日记中的一段话,正是大家平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维护边疆社会稳定是驻村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楚松村位于札达县的边境,距离印度仅一河之隔,维稳形势非常严峻。

  针对驻村点交通通信不畅、管控面积大的实际情况,严勇和驻村队员们研究决定,在村里开展“护边联防队伍”建设。通过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建立具有边防特色的“人人是哨兵、村村是堡垒、放牧是巡逻、生产是执勤”的大联防工作格局,打牢基层维稳根基。随后,他们开始紧锣密鼓地招录护边联防队员,群众积极响应,一支护边联防队伍很快形成,如今,这里边防巩固,社会局势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群众脸上的幸福笑容,是驻村队员们心中最大的慰藉,微笑的背后却是让人落泪的无尽辛酸。驻村点的条件之恶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高山缺氧造成身体的严重不适,头痛欲裂,鼻血不止,恶心呕吐,通宵失眠,是每一位工行驻村队员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烧牛粪生火御寒、化冰做饭是每天的必修课程;没有生活用水,就到村头去背,没有燃料,就到雪地里去捡,早上挤牙膏要先用开水解冻……

  付出就有回报。在工行西藏分行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全体驻村工作队员的努力下,分行被西藏自治区授予“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严勇和其他多名驻村工作队队员被评为“先进驻村队员”。

 

  第一书记:牢记嘱托,心系群众解难题

  看过电影《红河谷》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这座因抗击英军入侵而闻名的“英雄城”。严勇便在2013年12月走进了这里,开始了另一段特殊的工作经历。在工商银行推荐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考核后,他被委派至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日星乡吹美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临行那天,分行党委提出的“树立好两个形象”的要求他至今还记忆犹新:一定要树立好自治区党委派驻工作人员的良好工作形象;一定要树立和展示好工行干部员工的良好社会形象。

  带着这样的嘱托和重任,严勇来到了海拔4200米、江孜县最贫穷偏僻的吹美村。

  “在村里为百姓做的最多的就是琐碎的小事,能做多少做多少,竭尽全力。”这是严勇的工作原则。

  2014年春天,吹美村的乡亲们准备着新一年的耕种,然而村里因缺少化肥严重影响乡亲们的生产。严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想办法解决。在工行西藏分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协调,成功争取到了8吨化肥。很快化肥就洒进了全乡690余亩的土地上。

  群众生活有困难,他比群众还急。2014年2月的一天,村里一个女孩突发疾病。严勇知道后立即联系车辆,将她送往十公里外的白朗县医院进行救治。在医院的病床边,严勇一边安慰抹着眼泪的父亲,一边对他的女儿说:“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发达,你这个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一定要对生活有信心。”

  68岁的央珍老人和老伴是村里的的困难户,家里只有4头牛、几亩地,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靠女儿到外面去打零工,好年景也不过3000多元的收入。严勇到村不久,就提着酥油、粮食来看望两位老人,帮助老人打扫院子,收拾东西。临走时还塞给老人几百块钱。之后,严勇就把他们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隔三差五总要回去看看,每次都要送钱送物,帮忙做点家务。

  渐渐地,吹美村的田间地头,村民的房前屋后,多了一个外乡人的身影,简单的藏语加手势的交流,拉近了严勇和村民间的距离。走在乡村小道上,村民们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书记啦,嘎列卡索(藏语:辛苦了),书记啦,呀咕嘟(藏语:好)”。

  严勇以自己的真心付出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和爱戴,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江孜县人大主任、县委副书记王成功对严勇的工作大加赞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日星乡党委书记李永生感概到:“原以为银行的干部就是数数钱算算账,没想到严书记到任后,吹美村的基层党建和民生工作变化这么显著!”

  工作渐渐走上了正轨,但严勇的身体却患上了高原性高血压、肾结石、脑供血不足等疾病。但他时刻牢记分行党委的殷殷嘱托,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病痛和困境。

  从进村的那天开始,多年从事党务工作的严勇便深深知道,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牧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他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在工作中以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发展、带一支队伍,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为己任,在基层工作中诠释着一位共产党员、一位工行人的信仰与追求。

 
网站声明 | 服务网点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行| 服务热线 95588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