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边城乌鲁木齐有一条宽阔的大道,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人们给她起了一个非常美丽并富有深刻寓意的名字——长春路。在这里的人们发自内心的赞扬着一位性格开朗、业务娴熟、待人热情的理财经理,她就是工商银行新疆分行乌鲁木齐长春路支行理财经理李鹏。
入行20多年来,李鹏怀着对客户的一腔热情,在金融服务的一线岗位上一路前行,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认真,赢得了众多赞誉,从支行先进个人、分行服务标兵、自治区服务明星,到中国工商银行“杰出青年”和“优秀共产党员”,再到全国“金融青年服务明星”和“三八红旗手”,每一份荣誉都有着一份沉甸甸的厚重。同时她还被誉为“无偿献血大王”,在14年里,她无偿献血39次,合计献血量达16600CC,相当于两个正常人血液的总量,先后获得了乌鲁木齐无偿献血优秀志愿者和心金奖、全国无偿献血银奖和金奖。
“真诚善良地做人做事,勤勤恳恳地爱岗敬业”
“喜欢他们资产增值时的笑容,喜欢他们拉着我说家常时的亲切,喜欢他们夸赞我们工行时的那种信任和骄傲。这种喜欢,不是任何丰厚的物质所能带来的,是一种纯粹的来自这个岗位本身的魅力。”谈起自己的工作,李鹏总是滔滔不绝,眼里充满了喜悦。1990年,她以优异成绩从新疆银行学校毕业,分配到工商银行新疆分行营业部支行网点,从三尺柜台,到理财经理,“服务客户,让客户满意”这一神圣的职业责任感始终伴随着她、激励着她。
自担任理财经理的第一天起,李鹏就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要真诚善良地做人做事,勤勤恳恳地爱岗敬业,只要走进理财室的都是工行客户,都要一视同仁,富有的人帮他锦上添花,贫困的人要为他雪中送炭。”面对客户,耐心细致的李鹏总是以对方的需求作为服务着力点,多说、多问、多了解情况。尤其是老年客户,年龄大,记性不好,动作又慢,李鹏更是耐心细致。有一次,有位老大爷带了三张卡来取钱,其中有一张卡的密码忘记了,大爷慌神了,不知所措。在李鹏耐心地再三启发下,老人用了足足1个小时终于想起了密码。帮他取出钱后,李鹏还当着他的面,一张一张耐心地帮他确认点验,并搀扶着送出大门。第二天,被李鹏的真诚感动的老人又来了,不仅把自己存在他行的钱存进来了,还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把钱存了过来。
源于这种责任感,李鹏琢磨出在工行新疆分行系统内广为流传的“李鹏式工作法”:要求自己任何时候,行事做人,都必须正直、实在、对得起良心;工作时要眼捷手快,不能让客户多等,业务要精,每一次技术升级、流程更改、新业务推出,都力争在最短的时间拿下。
她的这种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任和喜爱,无论她到哪一家网点工作,总有一批忠诚的客户追随,其中不少是从城市的另一头赶过来的,有的是经人介绍慕名而来。这些客户中,既有资产几百万的高端客户,也不乏周边从事保洁和保安工作的低收入人群。从每月投资几百元的货币型基金,到能够熟练地使用网银购买几十万、上百万的理财产品,这些客户在李鹏耐心细致的指导下,一天天地收获着资产增值的喜悦。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李鹏的“座右铭”,也是她的行为指南。她干工作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将手、心、思结合起来,把份内工作坚持做到最好。在理财岗位5年多的时间里,她克服了很多常人想不到的困难,潜心钻研业内知识,积极探索维护客户的方法,拓展营销的深度。
她常说:“自己多学一点、涉猎广一点,能为客户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客户就会对你多一份依赖,对工行对一份信任。”她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清晨早早起来上网,看当天的基金最新动态、每款理财产品的到期和发现动态,及时通知客户,并随时接听客户的咨询;上班的时间尽量多和客户交流,用最适合的方法联系不熟悉的客户,在每一个特殊的日子不忘为他们送去一份祝福;晚上浏览几大财经网站,密切关注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关注基金、贵金属的运作,关注新型金融产品的投资利益。有的客户将在其他银行购买的许多产品拿来咨询,李鹏没有因为不是本行的产品而推托敷衍,而是不厌其烦地做好记录和分析,适时向客户提出建议。在客户心中,李鹏是一个有责任心和值得信赖的理财师。2009年的全国理财师年会,两千名与会代表中,李鹏是新疆唯一的一名代表,并接受了大会组委会安排的专访。
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人、鼓舞人,每到一个网点,她总是与身边的同事一起学习,对不太懂的新业务,大家一起琢磨和总结,边学边做边提升,在她的带动下,学习蔚然成风。2012年,新疆分行工会筹划组织“员工活动系列丛书”,特将李鹏的优秀作品编纂成厚厚的上下两册《李鹏随笔》,下发全疆各级工行,以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激励广大员工。
凭着勤奋踏实的学习精神和工作态度,李鹏每到一处,都能很快打开工作局面。2008年,担任八一路支行理财经理仅一年时间,李鹏就连续5个月登上了工行新疆分行的营销明星榜。2013年4月,她调到长春路支行,仅用一年多时间,该支行中高端客户由之前不到400名,增加到近千名,在当年销售稳得利人民币理财产品达26809万元、如意金6029克,创造了支行建行以来最为突出的业绩。这是李鹏从2012年6月转岗成为网点大堂经理10个月后,又回到理财经理岗位上的丰收成果。
“一腔热血显真情,平淡人生有大爱”
小善积累起来就是大爱,一样可以为社会做贡献。李鹏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自从1999年第一次走上无偿献血车献出400CC鲜血开始,她至今累计献血量已达16600CC。这些数字里面,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直到2005年,《乌鲁木齐晚报》以整版的篇幅介绍了李鹏无偿献血六年之久的事迹,人们才知道她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当时有很多的人不理解,因为在单位每年都有献血的名额,可以休假,还有不菲的营养费,她为什么会去无偿献血?不仅一分钱得不到,还没有休息的时间。人们问她的时候,她总是一笑而过。2012年1月,李鹏报名成为了乌鲁木齐无偿献血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去献血屋做义工,向人们讲解献血常识,为无偿献血者提供服务。她还加入到乌鲁木齐公益志愿者的队伍,每个周末去做公益服务,给残疾人送去书刊、帮助孤寡老人洗衣服等,让这些人感到温暖而幸福。
2009年“五一”节,李鹏作为先进员工赴京参加全国劳模大会。会议期间,作为全国最大理财师网站版主的她,来到这个网站参观。当得知网站的一位小编辑不幸罹患了白血病,亟需大量资金移植骨髓时,她心急如焚,立即捐出了自己钱包里所有的钱。回到新疆后,利用在论坛里的威望,她写下感人至深的捐款倡议书,带动论坛里不相识的网友纷纷伸出友爱之手,为小编辑捐款3万多元,而她一人就捐了5000元。6月的一个周末,一位抱着孩子的维吾尔族妇女,惊慌失措地敲开了李鹏家的门,请求她给予帮助。她赶紧给维吾尔族妇女端来茶水,把自己女儿的零食给小孩吃。原来,这位妇女的爱人爱酗酒,却逼着妻子把给孩子看病的钱拿出来供他喝酒。李鹏听了十分同情这位妇女,她赶紧掏出了200元钱交给这位维吾尔族妇女,叮嘱她不管怎么样先给孩子看病最重要,有什么困难记着还有个汉族姐姐可以帮她。从此,那个维吾尔族妇女就和她结下了姐妹般的情谊。
“无限风光在基层”,这是对李鹏工作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岗位上,她收获着成长,谱写着华章,实现着她帮人圆财富之梦想;在这个岗位上,她全身心投入,体会着作为一名工行人的骄傲,书写着属于她自己的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