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建立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最具实质性的进展。
昨日,上海,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了中俄两国政府《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的签署。
根据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我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
合同约定,主供气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气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中石油负责我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将把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输送至我国东北入境。这条管线将与已经投运的中俄原油管道一起,构成我国油气进口东北战略要道上的天然气进口大动脉。
中俄天然气合作的探讨启动于上世纪末我国天然气市场刚刚发展之际,历经十余年之久。管线的走向、资源的落实乃至价格如何确定,都成为谈判的焦点。其间,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不断变化,国际能源市场剧烈变革,中俄两国内外部因素均发生巨大的变化。
此次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并将通过管道联网,平衡全国供气格局。“我国天然气进口东北、西北、西南及海上四大通道的布局最终敲定。”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表示,“这有助于实现天然气进口的多渠道、多来源与多品种,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专家李中海认为,这也标志着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从构想向现实迈出重要一步。进入中国这一庞大、稳定的市场,对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意义同样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