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细则》的出台,除了规范信托产品的营销,还对信托公司优化业务管理、资金池清理、建立分类经营机制做了规定。其中,对资金池清理提出“不搞一刀切、齐步走”、“不设统一时间表”的思路,以缓释风险。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为一些资产池业务较大的公司争取了时间。而因前期的风险累积以及当前清理资产池的重任,信托公司也放缓了业务发展的步伐。
资产池清理“缓口气”
99号文曾针对信托的“非标”业务做出清理规定,要求信托公司不得开展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对已开展的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业务,要查明情况,摸清底数,形成整改方案,于2014年6月30日前报送监管机构。
而此次在《执行细则》中,对资金池清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一是必须尽快推进清理工作,不许拖延,更不许新开展此类业务;二是不搞“一刀切”,各家信托公司要依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司制宜”,自主自行制定清理整顿方案;三是不搞“齐步走”,不设统一时间表,不设标准路线图,各家公司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确保清理整顿工作不引发新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规定让一些资金池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缓了一口气”。某信托人士表示,大多数信托公司均有资金池业务,一般比例控制在自身资产管理规模的10%-20%。但有公司的资金池业务较大,规模在600-700亿元之间。
“不搞一刀切,体现了监管的进步,也说明监管层此次是动真格要处理好资产池问题。”诺亚财富人士分析。
信托公司减速缓行
面对日益趋严的政策以及不断积累的风险,大部分信托公司开始调整业务结构和发展战略,因此也放慢了发展的步伐。
从已经披露完毕的年报来看,信托公司确实在有意无意地放缓业务速度,龙头公司也不再一味追求规模和利润。
根据格上理财的数据,资产规模余额排名前十的信托公司分别是中信、兴业、中融、华润、中诚、建信、外贸、山东、华能和北方,其中有8家公司2013年规模增速相比于2012年出现下降,建信信托因监管层对银信合作的限制更是出现了负增长。格上理财认为,一个原因是市场对信托产品已有疑虑,部分公司的产品出现风险事件,因此公司不再贸然扩张;二是从自身角度,这些信托公司也在自我反省和自我改善。格上理财认为,对不少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资产规模积累过大的信托公司来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有意或无意地放缓业务速度有利于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