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在青岛2014金家岭财富论坛上表示,我国金融市场或明或暗存在一种刚性兑付,抬高了我国无风险收益率,减少了实业发展的资金可获得性。
吴晓灵说,我国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货币多、资金多,但资金价格高,很多投资者找不着合适的投资对象,很多企业又感到融资难。这样的一种矛盾、悖论在中国的出现,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资金价格扭曲。资金价格扭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金融市场当中的一种或明或暗的刚性兑付,使得一些领域能高价吸收资金。
吴晓灵表示,这种刚性兑付就使得其他不能够承受高利率的行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现在一些政府融资平台、金融理财计划都把资金导向了房地产,还有各类名义上不保本、但实际上保本的理财产品,使得他们能给予投资者比较高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那些有风险但盈利能力不高的产业难以获得资金。
吴晓灵说,从国资委发布的2013年各行业净资产收益率看,工业净资产利润率仅为6%,而只有少数行业能达到6%的水平。很多理财计划、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则都达到了10%以上,在这些无风险、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比较下,很难有资金愿意投向实业。
吴晓灵认为,只有让风险暴露,才能降低无风险收益率水平,才能够让资金流向实业发展需要的地方。社会上这种无风险收益率的提高,对于实体经济和对于政府的运作来说都不是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