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金融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托管学苑
 · 基本常识  · 业务指南
 · 案例分析  · 热点问题解答
市场资讯
 · 热点关注  · 基金证券
 · 养老社保  
联系我们 更多>>
 ·  证券投资基金处
   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公
   司专户理财等…
   电话:66105752
 ·  全球资产托管处
   QFII资产、QDII及QDII
   专户资产、ESCROW等…
   电话:66105759
 ·  委托资产一处
   企业年金基金、信托资
   产、安心账户资金等…
   电话:66105766
 ·  委托资产二处
   保险资产、股权投资基
   金等…
   电话:66109612
戴相龙:十至十五年基本实现人民币较高标准的国际化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理事长戴相龙日前表示,预计10至15年可实现人民币标准比较高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还要看国际及国内的挑战。

  戴相龙是在近日召开的国际金融论坛(IFF)领袖对话会上做上述表述的。他说,人民币在经济项目可兑换已经实现了,资本项目可兑换在5至10年以后有重大突破。

  在这个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开放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IFF主席成思危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在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指数大大提高,能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可自由兑换,还能作为投资货币及储备货币等。“我个人的估计是人民币国际化在10年里基本实现”,成思危说。

  “我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更乐观一些,主要是受飞速发展的人民币需求推动”,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2010年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在全球排名第25位,现在已经第7位,跨境结算人民币数额在飞速前进,去年已达4.6万亿元。

  国际金融论坛是独立的,非盈利、非官方国际化论坛组织,2003年10月创立于中国北京。本次对话会为2014年第3期,主题为“欧洲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摘自新华网 2014-06-26)
【关闭窗口】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