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金融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托管学苑
 · 基本常识  · 业务指南
 · 案例分析  · 热点问题解答
市场资讯
 · 热点关注  · 基金证券
 · 养老社保  
联系我们 更多>>
 ·  证券投资基金处
   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公
   司专户理财等…
   电话:66105752
 ·  全球资产托管处
   QFII资产、QDII及QDII
   专户资产、ESCROW等…
   电话:66105759
 ·  委托资产一处
   企业年金基金、信托资
   产、安心账户资金等…
   电话:66105766
 ·  委托资产二处
   保险资产、股权投资基
   金等…
   电话:66109612
生物仿制药审批政策年内出台

  从明年起到2018年,全球将进入专利药到期密集期。然而,面对仿制药巨大的机遇,我国却在政策层面面临阻碍。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明确的生物仿制药研发指导原则和相关法规。

  我国《药品管理法》于2001年颁布。最新的配套细则也有7年历史,而且未对生物类仿制药发布明确的技术指南。国内若涉足生物仿制药的药企只能按照原创新药的开发流程来报批。开发过程繁琐冗长,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CFDA审批流程也非常漫长。据相关统计,过去3年,我国企业每年申请审批的生物新药超过1000种,但能获批上市的只有70多种。

  为此,国内38位院士曾联名上书,呼吁尽快出台适合国情的生物仿制药审批政策,适当缩短审批流程,为生物仿制药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日前,在第16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传出好消息:这份建言报告近期得到积极回应,药品监管部门正在加紧完善法规,仿制药政策年内就会出台。同时,国家正式启动了生物类仿制药监管准则的编制,年内将向企业发布技术指南。

  注:本页面信息由世华财讯提供,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6-19)
【关闭窗口】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