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回升,预示我国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
分析人士认为,PMI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是有官方记录以来出现的5月制造业PMI第一次环比回升,呈逆季节性特征,显示稳增长政策效果已有所显现,经济运行进一步向好。当前,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仍在陆续释放,预计政策效应仍将在今后几个月显现。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需求端和生产端双双回暖,共同推动PMI加速回升。新订单指数升至6个月以来的高点,为52.3%,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为去年9月以来最大升幅;生产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为4个月来的高点。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的差值为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缩小,为去年10月以来的最小值,供求矛盾有所缓解。同时,在市场需求提速和生产平稳增长的带动下,企业加大了原材料采购力度,采购量指数升至年内高点,达到52.3%;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升至临界点50%,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走势由回落趋于平稳。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表示,实体经济活动稳中趋升。生产指数回升,采购量指数上升明显,显示企业原材料补库趋于积极,开工率趋升。从调查来看,机电设备制造行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呈现回升迹象;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仍显疲弱。行业运行的这种分化特征,客观反映了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效果。
陈中涛还表示,随着需求好转,产成品库存下降,市场供需关系改善。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到47.1%,为最近4个月以来的最低值。由于供需关系改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购进价格指数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50%,为最近5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另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市场监测,5月份生产资料市场综合价格今年以来首次止跌回升,当月环比增长0.33%,在监测的9大类生产资料品种中,有6大类价格环比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