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降至3.6%,较之前预测下调0.1个百分点。
报告同时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至3.9%。
报告说,全球经济将在今明两年持续改善,其中主要动力来自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风险则开始加剧。报告同时指出,全球经济复苏仍然脆弱,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地缘政治风险开始抬头。
IMF预测,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增速将分别达到2.2%和2.3%,增速和该组织今年1月份的预测持平。2014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8%,与之前预测持平;日本经济增速则被下调0.3个百分点至1.4%;欧元区经济预计将增长1.2%,比此前预测高0.1个百分点。
此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14年整体经济增速预计为4.9%,比之前预测下降0.2个百分点,2015年经济增速也略微下调0.1个百分点至5.3%。其中,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分别为7.5%和7.3%,和之前预测持平。
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复苏基础最为稳固,欧元区的持续低通胀可能引发通缩。发达经济体的改善会刺激新兴经济体的外需,但是收紧的外部融资条件会对新兴市场的内需造成打击。
IMF认为,在目前低通胀、财政整顿、产出缺口仍然较大的背景下,宽松的货币政策仍然必要,发达经济体的决策者应该避免宽松货币政策过早退出。欧元区有必要采取非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低通胀。美联储意外加快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速度会使新兴市场更难适应新变化。新兴经济体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政策,适当收紧货币政策,进一步降低预算赤字,继续推进结构改革。报告还认为,中国应该坚持结构调整,将增长动力从投资转移到消费。
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在报告前言中说,目前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刺激潜在增长,这包括重新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形态和政府规模,评估公共投资的作用,以及促进竞争和提高非贸易领域的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