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工商银行改制与上市问题研究 于东智 2005.6 2.现代商业银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核算的理想模式与现实选择 陈新跃 2005.6 3.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唐国储 2005.6 4.监管与市场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彭 惠 2005.6 5.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杨建林 2005.6 6.信贷资源区域配置问题研究 陈金明 2005.6 7.未来5年国内信贷市场变化趋势研究 易秋霖 2006.6 8.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刘超 2006.6 9.中国国有银行渐进式改革研究 姜烨 2007.3 10.内部评级法的模型风险研究 尚金峰 2007.3 11.中国工商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 邢会强 2007.3 12.信贷风险结构及其管理研究 李夺 2007.3 13.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邓黎阳 2007.4 14.中国工商银行综合经营研究 牛筱颖 2007.4 15.中国工商银行东北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刘治国 2009.6 16.基于数据挖掘的商业银行分客户绩效评价研究 徐程兴 2009.6 17.中国工商银行内部评级法客户信用评级模型的验证、问题及改进 陈阳 2009.6 18.人民币动态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和利率结构衍生品定价研究 胡新华 2009.6 19.关于贷款交易的几种模式和建立贷款交易市场的方案研究 谢刚 2009.6 20.工商银行全球化发展的区域和业务战略研究 张红军 2010.6 21.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市场与创新研究 于金酉 2010.6 22.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 叶菲 2010.6 23.商业银行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的关系及其防控机制研究 周慧 2010.6 24.外资银行在中国(1845-1949) 蒋立场 2011.2 25.商业银行市场风险VaR研究 王冬 2011.2 26.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万芊 2011.2 27.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 杨涛 2011.2 28.中国工商银行制度变迁研究 李卢霞 2011.2 29. 跨国银行全球管理模式研究 刘明坤 2012.6 30. 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何小杨 2012.6 31. 现代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研究 王剑 2012.6 32.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法律问题及法律风险控制研究 李江鸿 2012.6 33. 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转型研究 毕毅 2012.6 34.工商银行集团管理框架研究——业务协同的视角 刘洋 2013.6 35.工商银行集团管理框架研究——组织架构的视角 李茜2013.6 36.商业银行管理类部门人力资源配置及绩效管理研究 陈晓 2013.6 37.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趋势研究 陈实 2013.6 38.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与信用风险控制研究 胡召平 2013.6 39.从工银租赁的发展看母子公司一体化机制建设 吕振艳 2013.6 40.金融租赁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王筝 2013.6 41.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刘康 2014.6 42.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改革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施丹 2014.6 43.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基于人民币国际化和银行国际化视角 夏园园 2014.6 44.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交易巨亏风险管控策略研究 薛冬辉 2014.6 45.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比较研究——基于资本监管的内在逻辑与差异性表现 范彦君 2014.6 46.工商银行网点竞争力提升研究 于鸣 2014.6 47.金融市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李堪 2014.6 48.商业银行优先股资本工具研究 韩斯玥 2015.6 49.金融危机后全球型银行战略模式演化研究 杨晓龙 2015.6 50.信息化银行的建设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 贺本岚 2015.6 51.人民币国际化:挑战、战略选择与中国工商银行对策 熊园 2015.6 52.金融资产服务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代理投资业务的相关问题研究 李楠 2015.6 5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谢尔曼 2015.6 54. 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产品线发展比较研究 康珂 2016.6 55. 中间业务收入发展战略研究 孟祥南 2016.6 56. 中国工商银行“大资管”战略体制机制研究 孙冉 2016.6 57. 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特征、风险控制与发展思路研究 丁振辉 2016.6 58.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庞淑娟 2016.6 59. 国际金融主导权转移:从一战到二战 王晓娆 2017.6 60. 全球化银行行为风险管控策略研究 冯乾 2017.6 61. 经济生态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转型---基于新常态大背景的新思维 邱牧远 2017.6 62. 公司金融业务区域竞争力评价与提升 尚妍 2017.6 63. 商业银行社交大数据应用研究 宋丹 2017.6 64. 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信贷经营能力提升研究 滕永乐 2017.6 65. E-ICBC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高寒 2017.6
中国工商银行改制与上市问题研究 于东智 课题报告对中国工商银行改制与上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性的实务型研究。本报告的贡献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详尽地论述了国内外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国内上市银行的改制经验及公司治理特征;二是详尽地论述了工行改制与上市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改制所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三是对EVA绩效考评与激励体系和CEO体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为工行建立高效的治理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范本。 本报告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明确国有商业银行重组和上市的目的对改革的成功意义重大;(2)改制与上市过程中要遵循市场规则;(3)彻底重组是成功上市的前提;(4)中央政府加快对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使工商银行的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是从整体上提高工商银行竞争能力的关键;(5)整体改制符合工商银行改制的终极目标(完善公司治理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的要求,同时也是工商银行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6)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该以“长期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7)要进一步明确以风险管理原则为基础构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8)实现责任人的经营绩效与薪酬额度的有机结合是国有商业银行构建高效的激励机制的努力方向;(9)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尊重历史,从自身初始状态与约束条件出发来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模式;(10)注资仅仅是加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推进器”,但决不是改革成功的充分条件,建立高效、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才是改革的真正目的所在。
现代商业银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核算的理想模式与现实选择 陈新跃 课题报告以企业契约性为基础揭示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结构复杂性的内在信息本质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艰巨性,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论证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联系当前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工商银行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指出了课题研究的紧迫性。 报告以管理会计的职能与技术演变,对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核算进行了研究范畴的归属。通过对模块化管理思想、作业管理理论、价值链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模型的系统整理,确立了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核算的理论基础。 报告针对银行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日趋丰富,内部精细化管理需求日益突出的问题,运用模块化管理思想、作业管理理论、价值链分析法对商业银行进行了结构模块化分解,分析了作业、部门、产品、客户之间“四位一体”的同构关系,据此并借助于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形成了集“部门、产品、客户”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核算模型。从作业的分解与确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信息技术模式的选择三个方面研究了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核算的具体技术实现方式。此外,从机制上分析了这种打破经营性部门、管理性部门、分支机构之间界限,内部产品与外部产品区别,内部客户与外部客户差异的核算模式对银行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和收入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 报告认为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核算作为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将对银行流程再造、组织架构重组、部门激励、产品设计、客户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唐国储 课题报告研究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文直译银行企业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涉及三个层次,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二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行业标准和监管要求;三是全面风险管理在银行的实施。 报告主要结论是:(1)企业理论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本文不同意企业是一组合约的论点,认为企业是可以识别的;也不同意交易成本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代表了现代风险管理发展趋势,蕴涵着全面风险本文从企业的发展历史中归纳出识别企业的三要素:交易、场所和规则。在经济意义上,企业是一个战略系统。(3)报告对交易成本的概念,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进行了重新定义。理论上,认为交易成本是所有权权利交换的成本;实务上,报告将企业财务报告中的营业费用等间接成本作为交易成本。报告认为,企业存在的理由可能是节约交易成本、也可能是获取效益、或分散风险。(4)报告提出的企业理论可以作为COSO于2004年颁布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理论基础。(5)中国工商银行实现全面风险管理要分三步走。首先要加快内部评级工程建设,做好交易风险管理;其次,做好组合风险管理;最后,实现企业级的风险管理。
监管与市场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彭 惠 课题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过程和模式选择的研究,认为商业银行总是存在尽可能采取全能银行和银行母公司-投资银行子公司两种内部化经营模式来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倾向,内部化经营是商业银行利用自身资源、获得多元化经营优势和协同效应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在监管约束下内部化倾向表现为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过程中内部化与金融控股公司相结合的混合模式的普遍采用。同时,报告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倾向于重点发展与其自身业务协同效应最大的投资银行业务(比如并购重组、银团贷款、贷款二级市场业务等),并容易在这些业务上取得成功。 但多元化经营过程中能否获得理想的协同效应有赖于商业银行内部不同业务线之间是否能进行成功的交叉销售和具有足够高的组织效率,需要商业银行从组织设计各个要素进行调整,适应内部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报告认为,在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管制和制度性缺陷的环境下,证券类投资银行业务尚不具有足够的生命力,投资银行业务的增长点将主要来自非证券类业务,来自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结合点,且我国现有的监管框架与商业银行在内部开展非证券类投资银行是相容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不仅可行,而且是必要的,依托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现实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杨建林 课题报告在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基础上,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研究了当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问题。提出了新的概念和有关测量与管理的方法技术,并给出了当前环境下实施两种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 报告的主要结论是:(1)流动性风险是一种综合性的银行风险,加强其它风险的管理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内容。(2)流动性需求预测实质是对存贷款增长的预测,影响存贷款变化的因素有:趋势性因素、季节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临时性因素。(3)活期存款沉淀率的计算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内容。(4)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其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对此问题在技术上应通过优化模型进行解决。(5)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基本处于“资产管理”阶段,应实行积极、有限式的管理模式。(6)运用“周期论”的观点指导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工作。(7)通过贷款定价控制利率风险的实质是:根据利率走势分析相应灵活地设定贷款定价的各要素,籍此影响贷款的利率敏感性及其强度。(8)当前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贷款中隐含着巨大的利率风险,应尽早修改长期贷款合同。(9)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协调管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信贷资源区域配置问题研究 陈金明 报告第一部分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在对国内、国际已有的经济空间调整与发展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空间结构存在的特征、问题,阐述了中国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十一五”期间中国调整空间结构将采取的基本思路进行了系统总结。在宏观上确立了中国“开字型”经济空间布局基本框架和“7+1”经济区基本框架;在微观上筛选了中国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重要潜力增长区和问题地区等。 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为基础,利用国家及中国工商银行公开的资料,对解释中国工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基本经济指标作了分析。并在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工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问题总体理论模型的设计,选择了安徽省、江西省进行了局部检验。 第三部分在对中国工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规模与结构进行了研究之后,对中国工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所面对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利用国家及中国各地区公开的信息与资料,对中国各地区(区域)风险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对比较合理的模型。依据该模型的检验结论,该模型在实际金融风险管理实践中应该能发挥作用。最终,在逻辑与操作层面上确立中国工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所涉及资产风险暴露水平理论模型方法论。
未来5年国内信贷市场变化趋势研究 易秋霖 本研究课题是对中国信贷市场未来变化趋势的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的成果将对中国商业银行制定市场发展战略、市场竞争策略、开发新的信贷品种、提高利润率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研究依据中国金融市场化、经济市场化两个大趋势,分析(1)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的未来变化趋势;(2)信贷市场的需求变化;(3)信贷市场的供给变化,进而分析这三方面变化导致的信贷市场的变化,具体包括:中国信贷市场的演变,信贷市场需求总量变化趋势,信贷市场供给总量变化趋势,信贷市场供求非均衡状况变化趋势,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信贷趋势,信贷地区流向的变化趋势,信贷行业流向的变化趋势,短期与中长期贷款变化趋势,消费信贷变化趋势,人民币信贷与外汇信贷,信贷利率变化趋势,利率市场化及其对信贷市场的影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金融机构提高信贷质量策略,金融机构的客户竞争、价格竞争、产品竞争、服务竞争趋势,不同金融机构在信贷市场占有率变化趋势,信贷市场变化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影响,资本市场对信贷市场的影响,等等。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刘 超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数字化、全球化趋势以及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操作风险管理成为各国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关注的热点。中国银行业目前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新旧体制的转换、管理方式的变革及业务流程的重组可能会给各项业务带来严重的操作风险损失。由于信贷业务在中国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决定性地位,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与信用风险一起,操作风险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准确识别、科学度量和有效控制是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确保改革成功的必然要求。 本课题正是从这一实践需求出发,试图对信贷业务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定义、识别、度量和控制。课题按以下逻辑展开:首先,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建立可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其次,开发合适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与模型,并依托中国工商银行的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对操作风险度量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有针对性地构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控制系统,实现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研究可预期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建立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以更加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商业银行管理实践;二是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数据,开发较成熟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和方法;三是构建一个适用的信贷业务操作风险控制系统。
中国国有银行渐进式改革研究 姜 烨 本课题在中国经济、金融转轨的大背景下,应用现代经济学、金融学的科学方法,基于国有银行体系所依赖的经济现实,构建一个系统研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渐进式改革各层面问题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从战略层面和操作层面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和咨询方案,这些建议和方案对于理论界、决策层和各国有商业银行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课题报告首先通过对“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两种不通改革和转型方式、不同金融体制优劣性以及不同银行改革方式(产权改革、治理结构、市场环境等)、不同国家银行改革措施及绩效的比较,为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提供前车之鉴,并揭示我国国有银行选择渐进式改革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报告进一步对国有银行的渐进改革历程加以梳理和反思,剖析已有改革措施和方案逻辑、绩效、困境及其成因,从而从根源上找到解决上述困境和问题的战略性和操作性方案。接下来,报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各个层面:改革的体制基础、基础体制改革以及其他体制改革;最后,在金融改革深化和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报告分析了深化国有银行改革的外部配套环境。基于上述分析,报告最终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性方向-致力于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功能的培育,以及相应的操作性改革建议。
内部评级法的模型风险研究 尚金峰 课题报告基于国内外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实践,前瞻性地提出了构建银行内部评级体系过程中的模型风险这一学界、业界应予关注的课题。 报告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首先对模型风险进行了界定,其次具体分析了国内实践中模型风险产生的具体环境,其中包括基础环境、市场环境、风险环境及数据环境,之后提出了模型风险规避的三个途径:即本土化、模型验证及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报告认为:(1)新资本协议计量模型建立在欧洲发达市场大型复杂银行的样本数据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各国的实施过程中还会有不确定性,其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中国银行业在实施IRB法时既要坚持新资本协议的原则和方向,又要立足国情,体现行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2)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体系,验证评级体系、过程和评估所有相关风险要素的准确性和一致性。(3)商业银行应结合内部机构重组,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业务流程和组织体系,应根据新资本协议规定的内部评级体系的维度、结构、标准和方法,推进内部评级体系的开发工作。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 邢会强 投资者关系工作是上市公司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加强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促进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实现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管理行为。本课题参照投资者关系的一般原理和普遍经验,针对工行的特殊情况,主要研究:工行投资者关系的特殊性、工行投资者关系工作的理念、目标和定位、工行投资者关系中全体员工的不同角色、工行投资者的识别及其结构合理化、工行投资者关系的制度建设、工行投资者关系的沟通方式和机制、市值管理、工行投资者关系绩效评价等。 本课题可预期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深入、系统地研究工行投资者关系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逻辑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建议;二是用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的方法,特别关注工行投资者关系的制度建设以及制度的实施,将制度落到实处;三是关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不同规则的冲突和协调,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四是通过构建一个合理的工行投资者关系绩效评价体系,以促进工行投资者关系工作的全面提升,使工行的投资者关系工作在国内银行业乃至所有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水平和领导地位,成为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标兵。
信贷风险结构及其管理研究 李 夺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风险和管理难点。课题报告从结构性角度对信贷风险进行了规范性的研究。本报告的贡献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论述了信贷业务的系统属性和内在结构,揭示了信贷风险的生成原因和分布情况;二是深入阐述了单笔信贷业务的内核风险结构和整体风险结构;三是分别论述了信贷风险结构体系中的贷款用途、客户信用和担保效力这三个风险基点的形式和风险特点;四是从信贷组合层面论述了信贷资产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引致的风险结构特征;五是给出了基于信贷风险结构本质的管理对策。 本报告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信贷业务是一个开放式的复杂巨系统,具有相应的系统属性和结构内核;(2)信贷风险结构是引致信贷风险异质性特征的内在原因,所谓信贷风险结构是指构成信贷风险系统的的各个微观组成单元及其组织方式,正是这种特有的、内在结构赋予了信贷风险的整体属性;(3)贷款用途、客户信用和担保效力是单笔信贷业务风险的三个基点,信贷风险呈现出的不同结构正是由于三个基地组合方式的差异所引致的;(4)单笔信贷风险结构具有三种混合关联结构,一是贷款用途与客户信用组成的二维混合关联结构,二是贷款用途与担保效力组成的二维混合关联结构,三是贷款用途、客户信用和担保效力组成的三维混合关联结构;(5)有效的、经济的信贷风险管理应基于信贷风险结构设计风险管理架构和风险资源配置。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邓黎阳 凯恩斯认为,在存在不确定性或信息不完全性的经济中,均衡只是特例,非均衡才是常态。我国在经历了多年的商品及资金短缺后,近年来若干领域又开始呈现出过剩迹象,尤其是流动性过剩现象,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日益突现。一方面,流动性的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低成本资金,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一定条件下过度的流动性会导致资金的低效运用,助推经济过热,积累经济泡沫,埋下危机的种子。对于微观商业银行,一方面大量的资金对于商业银行发挥资金管理的规模优势和业务结构的拓展和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如果商业银行吸收了大量的资金,而不能为其找到有效的运用途径,就会增加运营成本,甚至造成损失,背离经营目标。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基本上是资本稀缺的,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必然蕴含着特殊的经济学逻辑。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界的观察对象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关注重点在于一般均衡情况下的价格信号的形成和传递,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备、经济非均衡现象显著,尤其是转轨经济发展中国家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则研究不足。本报告将在判断我国当前流动性特征的基础上,力求探寻我国作为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出现这一现象的特殊原因和经济机理,依此提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方向。初步研究发现,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具有一定的“摩擦型过剩”的特征;其形成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的非均衡、金融及社会制度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匹配;而这些原因本身又是在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的发展战略、金融发展滞后及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分工(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大环境下形成的;解决当前的摩擦性流动性过剩,有赖于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功能的提供。由于间接融资在我国投资体系的绝对比重以及我国的特定经济金融结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成为我国经济金融中流动性过剩的集中表现。报告将重点从商业银行角度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探讨商业银行在过剩流动性背景下的战略转型问题。
中国工商银行综合经营研究 牛筱颖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背景篇,主要介绍选题的意义与目的、综合化经营发展的国内外背景、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是借鉴篇,主要考察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以及韩国国民银行等金融机构转型的基本历程、转型过程中的外部制度环境、综合化过程的战略、业务的互动与融合、组织架构的变迁以及如何处理利益冲突与风险控制等问题,以资我行借鉴。第三部分是战略篇,主要探讨工商银行向综合化经营转型过程中的模式选择和战略措施,提出工商银行在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综合化经营发展战略措施,如通过兼并收购、合作或内部发展的方式进入证券或保险等业务领域;并分析如何发挥客户资源、信息资源优势,利用传统银行业务的平台开展其它金融业务,如银证业务的融合、银保业务的融合等,实现协同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最后,分析综合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并以国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经验为借鉴,提出我行风险管理模式选择及体系建设的建议。第四部分是前景篇,主要探讨我行在综合经营转型后可能遇到的利益冲突、发展规模、可能面临的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等问题。
中国工商银行东北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刘治国 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工商银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信用环境限制东北地区分行发展空间、金融脱媒和同业竞争导致市场领域不断收窄、收入来源结构不合理制约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当前制约东北地区分行发展的外部因素;历史不良资产包袱带来风险成本的刚性制约,机制、激励、结构不合理导致员工能动性不能有效发挥,费用资源配置不科学导致产出效益低,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制约信贷服务的效率,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改革创新发展不足,是当前东北地区分行发展中的内部制约因素。 东北地区分行应立足自身,稳步升级发展,首先夯实基础,达到全行平均发展水平;然后实现升级发展,逐步成为我行新的增长极。当前工作的重点是全力发展个金业务、中间业务,巩固东北地区第一零售银行的地位;全力提高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公司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持续跟踪优质潜力客户,积极储备本地优质客户资源。总行在东北地区应以十个大中城市行为突破口,进行重点扶持;支持解决历史旧账,尽快取得资产质量攻坚的全面胜利;结合地区有效信贷需求,适度调整信贷准入政策;推助东北地区分行与发达地区分行进行人员交流和业务合作互补;适当调整集团客户服务收入分配标准,以此为东北地区分行的起飞注入动力,帮助东北地区分行顺利完成“最后的一跃”。
基于数据挖掘的商业银行分客户绩效评价研究 徐程兴 报告主要研究了商业银行分客户的财务绩效评价、非财务绩效评价和未来绩效评价以及客户经理的绩效评价。报告的创新与结论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 (1)提出了计算客户费用成本的新模型。报告提出的模型既照顾到了现有商业银行的核算系统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又考虑了银行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作业具有递进性的特点。该模型便于为商业银行重要客户计算边际收益,且体现了作业成本法的先进理论思想。(2)设计了客户非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运用灰色评价的方法。报告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客户的非财务绩效包括其市场绩效和关系绩效两个主要方面,并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报告认为财务绩效是客户绩效的结果,市场绩效和关系绩效反映了客户绩效的创造过程,它们三者综合反映客户的绩效状况。针对指标评价过程中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模糊性,报告提出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的方法,以期科学地反映客户的绩效。(3)提出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评价客户的未来绩效,并且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报告对客户未来绩效的评价先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以某商业银行的信用卡数据,分别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合并模型(combined),接着对四种模型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运用数据分别对四种模型进行了验证。检验结果表明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评价客户未来绩效具有较高的预测质量,四种模型的性能相似,但相对来讲,合并模型稍优。(4)提出了评价客户经理绩效的方法,即以客户经理的责任EVA来考核其绩效,并阐述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实现评价客户经理的责任EVA。报告的客户经理绩效评价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客户经理的责、权、利,有效地避免了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实践中直接把客户的绩效作为客户经理绩效的考核基础,解决了长期在商业银行实践中所存在的客户经理业绩考核难的问题。
中国工商银行内部评级法客户信用评级模型的验证、问题及改进 陈阳 报告以中国工商银行内部评级法非零售信用风险客户评级违约概率(PD)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08年共6年的数据,针对客户评级定量模型的识别能力、准确度、稳定性、建模假设条件与模型开发过程进行统计检验与理论分析,重点从统计学的角度对定量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深入研究模型开发的技术细节,提出优化可行性方案。 报告主要结论包括:(1)经使用AR值检验、ROC值检验及K-S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模型识别能力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工商银行四个PD模型识别能力较强,业务运行良好,满足行业内关于评级模型运行的相关要求,具备生产层面继续使用的条件。(2)通过定量验证与定性验证相结合的综合验证手段,报告对模型的假设条件与建模过程进行分析,实施独立性检验、显著性检验、共线性检验、非线性检验、非加性检验和标准值的稳定性检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方法恰当,建模整体过程合理完整。(3)报告对建模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对信用周期校正、建模样本配比比例、贷款期限与违约考察窗口的匹配、相关性参数测算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优化方案。(4)报告建议设立专门的模型验证岗位,进一步完善验证体系,梳理验证关键节点,建立综合的评价标准体系。
人民币动态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和利率结构衍生品定价研究 胡新华 报告首先界定了几种利率的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深入研究了静态收益率曲线的拟合方法和动态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人民币利率市场的现实条件,提出了商业银行不仅需要有一条静态的收益率曲线(主要用于外部监管及内部的估值比较),更需要开发内部的动态收益率曲线模型(用于产品定价及内部风险管理)。Hull-White模型由于均值回归的性质和易于实现的优点,比较适合构建人民币动态收益率曲线。接下来详细地研究了Hull-White三叉树的构建过程、Hull-White模型的校准方法以及在人民币市场上的应用。然后研究了Hull-White三叉树同时在两种货币中利率曲线的构建方法,并探讨了Hull-White模型推广到多因素模型的情形。 其次,报告重点研究了结构性衍生品定价的一般过程,给出了百慕大期权和Quanto产品的定价方法以及模型和算法用C++代码的实现。报告最后给出了商业银行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一些建议,商业银行要参与人民币衍生品交易尤其是做市商交易,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具备自主定价和研发能力,这关系到在我国商业银行在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话语权。我国银行业在衍生品交易领域起步较晚,先引进外部定价软件,同时打造现代化的交易平台、合理的内部交易体系,建立配套的风险控制、会计核算和资金清算体制,提高交易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自主开发是实现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
关于贷款交易的几种模式和建立贷款交易市场的方案研究 谢刚 报告首先从理论分析与实务操作的角度完成了对于国际贷款交易产品与市场系统性的研究。其次根据工商银行关于银团资产转让与交易业务的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工商银行具体开办贷款交易业务的实际需求,报告设计了适应于现阶段的单向买断型、理财对接型、双边交易型、可分离交易型和相机转换型等5种主要的银团资产转让与交易业务模式。再次,报告借鉴国外贷款交易产品和金融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基于投行业务创新设计了7种具有前瞻性的创新型贷款交易产品。其中包括贷款更新产品、贷款转让产品、贷款参与产品、贷款违约互换产品、贷款远期交易产品、贷款期权交易产品、以及贷款组合(综合型、复合型)交易产品。 报告初步提出了我国贷款交易市场的创新性构建思路,即借助天津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构建一个全国集中的、交易流程清晰的和受到监管机构充分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通过行政方式、行业组织或税收优惠将目前分散在各个商业银行之间进行的贷款交易强制或政策性地予以集中,在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创新的同时,通过集中交易来加强监管和控制风险。报告认为,紧紧抓住天津建设场外交易市场的历史机遇,由工商银行主导建设一个全国性的贷款交易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分散的场外交易产品逐步走向集中交易和集中监管,是金融危机后场外交易产品与市场发展的新动向。
工商银行全球化发展的区域和业务战略研究 张红军 推进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工商银行近年来的工作重心,而海外区域布局及业务定位则是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报告首先从理论视角研究了工商银行全球化的动因及全球化的策略选择问题;接着以汇丰控股、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这三家国际化程度不同的银行为案例,评析了它们的海外业务发展历程;最后重点探讨了工商银行全球化发展的区域和业务战略问题,在回顾工商银行国际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商银行全球化的目标规划及其实施建议,并详细分析了工商银行区域定位和业务发展方向。 在工商银行全球化的区域布局上,报告建议通过并购和新设等形式将海外机构拓展到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地,形成分支机构遍及全球各大洲及所有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完善的业务网络;强化在亚太等新兴市场地区的业务拓展力度,增加在这些地区的二级分支机构数量,形成本土市场和周边市场融为一体的全球网络核心;进一步增强在国际金融中心设立的分支机构的作用,明确现有各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作用和经营目标。在全球化的区域管理上,强调全行战略目标统一,全球集中管理的理念,建议对全球分支机构采用横向区域管理模式并考虑设立亚太、欧洲和美洲三大区域管理中心。在工商银行全球化的业务拓展上,报告建议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实现境内业务的一体化发展,实现海外机构业务的差异化发展,提升海外机构的本土化经营能力,逐步打造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的综合化经营平台。在海外业务管理模式上,建议加强总行对全球业务的集中管理,充分发挥全球业务网络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逐步从传统的以区域管理为中心向以区域管理、业务管理和客户管理相结合的矩阵式管理转变并全面推进业务中心化和集中化管理。
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市场与创新研究 于金酉 报告根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银行间利率衍生市场发展的现实背景,选择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市场及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市场部分,报告简要梳理了人民币利率衍生市场的建立背景、市场层次与产品层次,通过对中美利率衍生产品市场的对比分析,说明了我国发展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市场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报告重点阐述了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基本框架,指出商业银行应当在培养市场、挖掘需求、内部框架及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问题上承担责任并采取措施;报告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印证了7d-REPO及其互换利率在利率互换市场的主导作用,得到了互换利率之间的线性关系。 在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创新部分,报告首次系统分析了人民币基础利率期权产品的理论基础及现实选择,给出了人民币基础利率期权产品创新的一揽子方案与相关结论,并分析讨论了基于客户化需求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应用案例与创新。主要工作与结论包括:报告明确了Black模型对人民币基础利率期权产品定价、LMM模型协助修正定价的整体定价思路;实例比对了几种互换零息曲线基础构建方法;分别使用互换利率波动率与远期互换利率波动率构建了利率上下限与利率互换期权的历史波动率数据库;在Black框架下,给出了利率期权各Greeks数学表达式及其随到期时间及标的资产价格变化的规律;对利率期权进行了对冲实证测试,指出分期限Swap Delta对冲策略综合来看最优;指出了期权市场初期应当以零售业务为突破,逐步培育机构客户需求、银行内部需求及人民币利率期权产品市场的发展思路;基于客户需求给出了人民币利率互换产品交易策略及结构;提出了将相关系数作为债券与利率互换双方DV01敞口的对冲比率的对冲思路;分期限给出了贷款利率互换与存款利率互换之间的Spread建议水平。
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 叶菲 报告在概况国内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状况与经验的基础上从商业模式角度研究了工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问题,研究遵循商业模式描述、商业模式评价和商业模式优化的逻辑顺序。 报告通过对商业模式各元素的分析,把工行私人银行的获利逻辑归纳为两个层次:第一,帮助客户完成资产配置,通过资产运用为客户创造价值,私人银行以产品销售费和管理费形式取得收入;第二,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私人银行以顾问咨询费形式取得收入。报告运用SWOT分析法评价工行私人银行业务商业模式。工行私人银行业务商业模式的优势(S)在于有效发挥协同效应和充分利用开放式产品架构;劣势(W)在于资产管理核心技能尚未形成、资产运用效率不高,具体表现为因政策环境限制、部分客户资产私人银行未能参与管理、部分客户资产配置不合理、一些产品微利或无利可图以及投研能力薄弱而导致的管理资产调整毛利率(AGM)较低;机会(O)在于快速增长的国内富裕人群和监管政策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倾斜;威胁(T)在于同业竞争加剧和经济周期波动。 报告提出了三项工行私人银行业务商业模式优化策略。SO策略是结合优势和机会提出的增长型策略,内涵为私人银行部协同公司业务部等相关部门,建立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主客户群专业服务体系。WO策略是结合劣势和机会提出的扭转型策略,内涵为把提高AGM作为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目标之一,在短期内建立简化的私人客户资产配置框架、调整存量资产配置结构以及实现部分产品基金化;在中长期中构建包括投研、交易和风险控制在内的完整资产管理平台,掌握资产管理核心技能。WT策略是结合劣势和威胁提出的防御型策略,内涵为私人银行以另类投资为突破口寻求产品差异化。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的关系及其防控机制研究 周慧 报告主要研究银行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问题,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防控机制提供决策参考。报告全面考察了商业银行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的源起及演变,介绍银行法律合规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管理实践,回顾梳理银行业立法沿革,紧密追踪最新金融监管改革动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深入剖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 报告对国际大型银行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防控管理实践进行了比较考察。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风险控制和管理对于银行的重要意义。在此次危机中,国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亦接受了一次全面的洗礼与检验。许多国际银行暴露出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合规问题,遭受到史无前例的监管调查和诉讼纠纷。在后危机时代,强化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的防控管理,成为国际银行的共同选择。最后,报告在参考借鉴国际银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现实背景,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健全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防控体系、设立法律风险管理委员会、构建总法律顾问制度、确立集团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防控管理框架、深化法律合规专项工作等措施,建构系统的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运营与和可持续发展。上述制度设计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法律合规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现实意义。
外资银行在中国(1845-1949) 蒋立场 报告主要从三个层面对外资银行在近代中国的活动历史进行系统、全面及深入的研究,首先,根据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系统考察近代中国外资银行活动的前后变迁,其次,结合典型个案,深入探讨近代中国外资银行的组织管理与业务活动,再次,全面分析外资银行与近代中国币制金融之间的复杂关系。 报告指出了外资银行在近代中国活动的诸多历史特征:(1)由于中外不平等条约及租界制度的存在,外资银行在近代中国享有治外法权,主要受各自母国法律监管,其活动与母国政府势力息息相关。二者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2)根据与母国政府关系等的紧疏不同,可以将近代中国的外资银行大致分为英美系、德日法系等两大系统,不同系统外资银行的组织概况及活动情形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归因于各国金融制度有所不同。(3)外资银行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来金融本土化的一般规律。 关于外资银行在近代中国活动的历史评价,报告认为,对外资银行在近代中国的活动,应该从不同角度或层面进行全面分析,秉承唯物史观,做出比较客观的历史评价。首先,从金融主权的角度或层面而言,外资银行在近代中国的活动,配合西方国家对华殖民扩张政策,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金融主权。其次,从金融制度发展变迁的角度或层面来看,外资银行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比较发达的国家,受这些国家金融法规的监管。近代中国中外金融机构错杂并存,体现了不同金融制度和金融文化的交融汇聚,既是彼此间矛盾竞争的过程,也是相互借鉴学习、互动成长的过程。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VaR研究 王冬 报告以商业银行市场风险VaR估量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市场风险自主研发系统的VaR模型选择和各种参数配置进行理论上和实证上的深入分析。市场风险计量不仅是以巴塞尔协议为标准的国际银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中国大型银行的要求。由于中国银行业在现代风险管理方面发展较晚、且交易范围有限,所以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工行作为全球最大和最盈利的银行之一,在市场风险管理上启动了中国首家自主研发系统,以培育国际一流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首先探讨各种VaR模型的特点。其计量上的贡献在于首次引入多变量混合copula函数估量VaR数值,并于传统的历史模拟法、方差-协方差法和蒙特卡洛法进行在风险计量和资本要求两方面的比较。报告在应用上的贡献在于揭示了风险管理与资本计量在模型选择上的结论并不一致。其次,报告首次全面研究置信度、持有期间、样本长度和权重等VaR重要参数对风险计量和资本要求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认为,当前工行系统设置参数最适合工行市场风险管理现状和及资本计量的需要。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万芊 报告以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和商业银行竞争力发展变迁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完善现有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运用方法,从理论模型和方法论、比较应用、案例分析总结三个角度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在理论模型和方法论研究上,报告运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SEM)、层次分析(AHP)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效果和应用价值。在比较应用上,报告以2006年-2009年期间21家国际国内商业银行以及2008年-2009年120家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一级分行机构为数据样本和分析对象,从国内银行竞争力、国际银行竞争力、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这三个不同层次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比较,并基于微观运营状况和宏观战略,系统探讨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构成和排名。在案例分析上,报告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新兴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变迁历史进行总结归纳,同时对花旗集团、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桑坦德银行等国际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发展变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报告认为,工商银行要实现竞争力的持续发展和快速提升,需要充分吸收次贷危机中各家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在战略选择和业务发展上,需要做好传统存贷业务,保持市场领先地位;需要把风险管理放在重要经营管理战略地位;需要做好市值管理,利用好资本市场;需要重视商誉,争取各类评级评分的提升;需要利用聚类分析等多种数量分析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竞争战略;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和竞争力发展需要,主动调整竞争力结构,不断优化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 杨涛 报告首先通过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理论的梳理,总结得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机理。其次根据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工商银行关于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工商银行具体信息科技业务的实际需求,报告设计了基于资产、威胁和弱点(OCTAVE)的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改进模型,将评级指标划分信息科技治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安全、项目管理、应用开发、测试管理、运维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第三方与外包管理九个领域,并且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报告也对信息科技风险量化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运用VaR和CVaR模型方法,并采用Poisson分布和正态分布来模拟威胁发生频率,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度量,采用实际算例对模型方法以及风险投资决策平衡进行了分析,从而证明了模型的可用性。防范信息科技风险的重点并非技术,而是制度。最后,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生产运行风险管理、应用研发风险管理以及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提出了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报告主要结论:(1)通过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点的梳理,提出工商银行在生产运行、应用研发以及信息安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风险点。(2)运用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改进模型,对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北京)的项目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第三方与外包、应用开发四个领域进行实证研究,较为全面的覆盖了四个领域的风险点。从评估结果来看,数据中心(北京)在本次评估的四个领域管理总体情况良好,未发现中、高风险,并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提出生产运行、应用研发和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中国工商银行制度变迁研究 李卢霞 制度安排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梳理总结中国工商银行近三十年来制度变迁的路径、绩效及演化逻辑,不但有益于深刻理解工商银行建行以来改革发展的成功历程,更有益于科学规划和展望未来的改革发展路径。同时,工商银行制度变迁的过程与逻辑,也反映了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因循拓展理论、总结历史、展望未来的逻辑,报告首先提出一个拓展的商业银行制度模型,该模型不但包括基础层次的产权制度安排,也包括操作层次的组织结构、信息系统、管理体制、内控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其次,报告提出了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GIP分析范式,G代表政府价值导向,I代表国有银行的制度安排,P代表国有银行经营绩效。根据GIP分析范式及拓展的商业银行制度模型,报告接着系统梳理了国家专业银行时期、国有商业银行时期、股改及其深化时期工商银行制度变迁过程,全面评价了各个时期的宏微观绩效及其与制度变迁的逻辑关系,并就各个时期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制度经济学讨论与解析。在上述分阶段考察的基础上,报告最后总结了工商银行改革发展历程所反映的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一般特点和工行特色模式,并对后危机时代国有银行改革发展的的一般趋势及工商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予以前瞻性分析并提出策略性建议。 报告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表现出以下共同特点:国有银行制度变迁是政府效用函数的动态优化过程,路径依赖的存在有其逻辑必然性;操作层次的制度变迁体现了由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逐步向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的演化逻辑;制定和实施“阶段性计划”是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策略循序推进的重要保障。(2)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工行模式”可概括为:“工银信息化模式”培育了工商银行信息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强调对制度变迁主体的选拔与培养是保障工商银行制度变迁顺利推行的重要条件;在优势领域开展先导型制度变迁、在其他领域推进后发型制度变迁凸显了工商银行制度变迁策略的“稳健性”。(3)后危机时代,中国将积极探索不同于西方的国有银行“产权多元化”模式,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变化和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动力将深刻影响国有银行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4)在坚持“工行模式”基础上,工商银行未来的制度变迁应围绕进一步完善现代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为核心,并积极应对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对组织结构变迁、管理体制创新、内控制度变革以及信息系统建设带来的新挑战。
跨国银行全球管理模式研究 刘明坤 跨国银行具有较为成熟的全球管理模式,其经验值得工商银行在国际化发展中参考借鉴。在理论分析上,报告指出,跨国银行的管理模式应该与其所处环境、发展战略相匹配,同时应当在全球整合和本地适应之间寻求平衡。在实证分析上,报告通过对汇丰、花旗、德意志等六家跨国银行的访谈及二手资料的整理,分别介绍了各家银行在组织架构、区域管理、考核与激励、人力资源管理、本地化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危机应对等方面的管理实践,并且总结出跨国银行总体组织模式以及全球分支机构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在研究应用上,报告利用SWOT工具分析了工商银行跨国经营面临的实际情况以及与跨国银行相比较的共性与特性所在;并从组织架构、区域管理、并表管理、对不同类型机构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科技系统建设等方面,对工商银行全球管理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最后,报告简要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业发展趋势及对银行跨国经营管理的启示。 报告认为,工商银行已经初步建立起全球管理体系,但由于境内外机构发展不平衡,跨国管理经验尚欠缺,目前对境外机构的管理仍相对粗放。工商银行和国际跨国银行具有不同的发展历程,处于不同的制度环境和国际化发展阶段,因此不能一味照搬国际经验,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以集团利益最大化为前提,总部控制和差异化管理相结合,分阶段、分步骤地理顺组织架构、实施区域管理;并且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及风险管理体系,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采用国际化的人力资源视角,提高跨文化管理水平。
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何小杨 报告以“中国的内部控制体系”刚刚建立为契机,以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审计为研究对象,依托于中国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局的平台,综合运用理论模型和方法论、问卷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尝试构建上市银行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应用体系。报告首先从理论上对内部控制审计概念、理论依据、与外部审计的关系、价值计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所有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审计现状进行了问卷或实地调研,描绘出上市银行的内控审计全景图,得出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上市银行中的经济后果;进而又通过对国际银行业内部控制审计失败和成功案例的分析,得出我国银行业在经营转型过程中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报告尝试从审计主体、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标准、审计方法、审计流程和审计结果等方面构建了我国上市银行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应用框架体系。最后,落脚在工商银行内部控制审计实践,提出未来内部控制审计发展的方向。 报告在探讨内部控制审计理论依据、构建价值计量模型、建立应用体系、探讨审计实务标准构建方法、缺陷等级认定标准、识别关键控制技术、风险评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报告认为,工商银行现在正面临经营模式的转型和信贷结构的调整,国际化和综合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内部审计部门要在审计资源配置、审计模式探讨、审计领域拓展、审计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好研究和准备,及时有效地发挥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的职能,做好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智囊团”。
现代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研究 王剑 报告以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归纳演绎,对商业银行背景下的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经验研究方法,运用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对商业银行关键预算指标(新增信贷规模、中间业务收入、营业费用)目标设定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大小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案例研究,对工商银行的预算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展望。 首先,报告从多个视角述评了预算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厘清了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最佳实践标准。其次,报告构建了商业银行预算管理框架体系,这一框架体系包括预算管理的内涵、基础支持体系和外延三个层面,从而为完善和优化商业银行预算管理建立了参照系。第三,在构建的框架体系基础上,报告研究了商业银行背景下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与考评,克服了现有预算管理研究与商业银行脱节的局限。特别是对商业银行预算实务中广泛关注的预算责任中心体系,关键指标预算编制,多维度、立体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中的分级授权、适时调整、动态监控,以及预算考评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真正体现了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特色;此外,对关键预算指标目标设定的实证研究结果,则为环境不确定条件下的商业银行预算编制提供了经验证据。最后,报告对工商银行预算管理进行了案例研究,对未来的可能发展进行了研究展望,研究发现,工商银行预算管理的内涵与外延高度匹配,取得了积极成效,工商银行未来的预算管理需要在现有框架体系下,继续做精、做细预算管理。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法律问题及法律风险控制研究 李江鸿 报告以商业银行在综合化经营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律风险为研究对象,在对比考察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欧盟等相关立法进程基础上,全面回顾了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立法和实践的互动情况,系统分析了商业银行集团化框架下存在的内部和外部法律问题与风险,并选取五种具体的商业银行综合化业务领域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综合考量国内外金融企业集团法律框架基础上,报告主要从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两个视角对所涉法律问题及法律风险进行了类别化,着重从资金转移、信息转移和人员转移三个方面对集团化框架下行为层面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外部法律问题研究中,报告通过分析银行业综合化监管现状、银行与非银机构合作现状以及客户(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着重分析了综合化背景下的银行的外部新型法律风险及防控问题。鉴于银行业综合化业务范围广泛,报告选取了托管、理财、保理、融资租赁以及账户类交易业务等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化业务,结合商业银行法律审查实务,对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法律风险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 报告指出,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特征与欧美一些国家存在显著区别,主要体现为监管政策主导银行业综合化进程、政策试点与立法确认相互递进以及机构性监管和功能性监管交叉融合。商业银行一般在推进外部综合化过程中争取多拿牌照,这是由当下试点型制度供给的稀缺性和商业银行间的激烈竞争决定的,但须结合国家对金融集团层面立法政策的改进,并参照其他国家针对金融企业集团的法律制度,对商业银行进入相对陌生领域所带来的现实或潜在法律风险给与高度关注。
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转型研究 毕毅 报告以EVA和RAROC价值管理体系为研究基准,从理论建模、实证检验、同业经验总结、转型路径设计、转型业务实践五个角度对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转型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在理论建模上,报告综合运用价值链理论、信息经济学、EVA理论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公司金融业务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在实证检验上,报告以2000-2010年期间国际、国内商业银行财务数据为数据样本和分析对象,系统分析银行价值创造能力与银行治理结构、资本结构、业务结构等因素的关系,通过计量方法筛选对银行价值创造具显著影响的因素。在同业经验总结上,报告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新兴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金融业务转型进行总结归纳,同时对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等国际商业银行的公司金融业务发展变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案例与前述理论建模和实证检验的结果相互印证。在转型路径设计上,报告从工商银行公司业务经营现状出发,依托机制设计等前沿理论,从客户结构调整视角,提出高收入水平、低资本占用的转型路径。在转型业务实践上,报告将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实践情况与转型路径相对照,以业务实践的数据初步验证转型路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出进一步的实践方案。 报告认为,工商银行要实现公司金融业务的顺利转型和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吸收国际国内同业公司金融业务转型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以EVA和RAROC体系为指引,积极调整贷款结构,做好传统存贷业务,保持市场领先地位;需要深度分析经济资本测算的业务依托,做好经济资本配置管理;需要重视中小企业,实现大中小客户信用评级的有机关联,以大企业信用为依托实现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增级,实现全口径拓户;需要利用Copula方法等先进技术,分析公司金融产品的关联性与替代性,按客户风险收益偏好水平,设计高收入水平、低资本占用的功能完备的产品方案,有针对性地制定产品竞争战略;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金融业务发展需要,采用机制设计等前沿理论,主动调整公司金融业务营销安排,不断优化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工商银行集团管理框架研究——业务协同的视角 刘洋 中国工商银行集团正朝着构建国际一流金融企业的宏伟目标跨越式前进。但全行对于集团业务协同关系尚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面对国内市场格局的急速演变,金融行业竞争与改革的迅猛推进,特别是银行业综合化、国际化运营浪潮的不断逼近,工商银行集团需要将集团整体的业务协同上升到战略层面。 报告考察了业务协同的发展背景和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根据我行现状提出了我行实现业务协同的机制设计,包括:(1)组织上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应居于组织结构的核心位置,中后台实现集中共享,客户和核心业务决定组织管理的集权程度;(2)整合信息资源,使IT战略和商业战略实现协调统一,实现信息的集团化运营;(3)整合营销渠道,实现业务协同。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流程整合和优化;(4)实现零售业务线下的协同、公司业务线下的协同,最终实现“集团零售”;(5)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并形成整体的业务协同战略。建立起跨部门、跨渠道的客户推荐文化,以团队的形式开展业务协同,鼓励为机构尽可能的创造业务协同的可能性。最后,综合全文,结合我行实际,分别从战略设计、顶层设计、机制设计、资源共享、考核导向、系统平台建设上提出了我行实现业务协同的步骤设计。分别为:短期(0-5年)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寻求战略协同、体制协同和机制协同;中期(5-10年)打破现有的制度瓶颈,进行较为深入的改革;长期(10年以后)利用改革带来的先发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形成核心竞争力。构建一套全面覆盖集团总部、境内分行、境外分行、子公司等所有机构,以及包括所有业务线的统一的集团管理框架和集团运营机制。
工商银行集团管理框架研究——组织架构的视角 李茜 随着金融业的开放与发展,中国工商银行正快速朝着综合化、国际化的金融集团方向发展。组织结构是金融集团最重要的支撑之一,理论研究和国际的经验可以提供参考与借鉴。报告在组织结构、多元化战略等相关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结构匹配的理论模型与阶段性应用模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验证与丰富了模型,并就工商银行如何构建多元化经营(子公司、海外机构)的集团组织结构进行探讨。 首先,报告对组织结构及其变革的理论进行了回顾,并梳理了企业多元化的相关理论及逻辑演进,指出组织结构与多元化的匹配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关键。根据资源基础观,提出了基于资源特点的多元化—结构匹配的理论模型。对于正在进行多元化扩张的金融集团而言,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型或纯粹型)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分阶段的多元化—结构匹配的应用模型则是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能路径。其次,报告对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的代表汇丰集团和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代表美国四大银行集团(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富国公司以及摩根大通)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历史分析。通过研究成熟银行集团的组织结构及其演进过程,报告探讨了金融企业组织结构演进的原因,并结合基于资源特点的多元化—结构模型,分析了结构演进的特点和异同。研究发现,成熟银行集团的组织结构形态日益趋同化。接下来,报告回顾了中国工商银行多元化与组织结构的发展历史,归纳了结构的特点,并用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同时,报告指出工商银行当前的多元业务/地区组织结构存在的三大问题:高度模仿总部、结构设计单一以及系统平台支持不足。最后,报告结合理论模型与应用模型,参考成熟银行集团的经验,提出了工商银行如何解决当前问题,以及如何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组织结构的路径建议,按照短期(1-2年)、中期(3-5年)和长期(5年以上)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关注重点和构建方案。
商业银行管理类部门人力资源配置及绩效管理研究 陈晓 报告以国有商业银行管理类部门人力资源配置与绩效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挑选国内外金融机构在相关方面的实际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归纳。报告以工商银行为案例样本系统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报告指出,虽然管理类部门人力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践讨论的重点,但从金融机构的实际做法上来说,并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也没有最优的做法,大部分机构都还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而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在管理类部门人力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方面,与管理较为先进的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工具较为传统、管理环节有所缺失、执行力度不足、相关文化仍需建立等。未来,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借鉴先进的管理工具、完善管理环节、优化执行过程、建立相吻合的管理文化等手段来进一步提升管理类部门人力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的水平。报告的最后,还对如何加强人力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的联动进行了方向式的讨论和实践案例的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趋势研究 陈实 报告归纳总结国内外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状况与经验,并对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新市场和新产品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借鉴意义。报告认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直接受其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宏观经济中居民消费情况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比重不断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居民目前可支配收入偏低。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可以有效缓解目前中国居民日益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较低的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矛盾,在刺激中国居民消费同时,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报告对工商银行个人贷款客户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对于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特征进行深度分析。分析显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在娱乐、教育和通讯方面的支出逐渐超过传统的衣食住行消费,逐渐成为消费信贷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年轻的白领有着较为稳定的预期收入和超前的消费观念,高收入人群有着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是消费信贷业务的重点客户群。在此研究基础上,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个人留学金融服务和私人游艇金融服务两项消费信贷新产品,对个人留学贷款和私人游艇贷款业务其市场需求、客户特点、同业产品现状等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一套合理的产品开发运行机制。报告最后对于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机制,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梳理论述。
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与信用风险控制研究 胡召平 报告采用规范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与信用风险控制进行了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分析。在规范分析方面,报告对信贷结构与信用风险理论以及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建立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信贷资源行业配置视角的行业分析框架,建立了基于风险收益最大化的信贷资源客户配置模型。在实证分析方面,报告对Logistic模型在违约率测算中的运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的各门类行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得到了公司贷款在各行业之间的一般化推荐配置比重,同时报告结合国际先进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现状以及工商银行自身的风险偏好和经营战略,对工商银行未来五年的信贷结构调整的方向给出了建议;报告也对经济资本的区域配置以及RAROC阈值动态调整进行了实证分析与验证。 报告认为,第一,Logistic模型在预测违约率时效果较好,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将各种宏观因素引入到微观Logistic违约率预测模型中去。第二,商业银行对于行业的分析是进行信贷资源行业配置的基础,信贷资源的行业配置必须建立在全面客观的行业分析基础上。信贷的行业结构必须与经济中的行业结构相匹配,不能过度偏离,因此信贷需求应该是资源配置所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次要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偏好和经营战略。第三,RAROC阈值的动态调整能够以更为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信贷结构调整的目标,而不需要通过计划指令的方式来实现。第四,利率市场化改革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基本思路是:推进贷款利率定价稳健、有步骤放开;总行整体管理、分行自主定价、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贷款定价应该与信贷结构调整相结合。第五,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在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领域有所作为,为了控制该领域的信用风险,大型商业银行需要在体制机制、业务模式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作出改进。
从工银租赁的发展看母子公司一体化机制建设 吕振艳 随着近年来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推进和危机影响在全球范围的蔓延,金融对实体经济的稳定和支持作用以及潜在风险受到各界的广泛重视与关注。经历过几次金融危机洗礼的大型跨国金融集团,综合化经营模式带来的国际竞争优势和较强的抗危机能力不断得到修正和证实。国际大型银行的发展经验不断证实,从战略、组织和资源等方面多层次的一体化集团管理体制的建立,是跨国大型金融集团建立可持续盈利模式、获得可持续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报告以工行集团全资子公司工银租赁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子公司发展与集团竞争优势的演进关系为基本研究框架,分析母子公司制集团一体化机制构建的思路和路径。 中国工商银行集团,在构建国际一流金融企业的战略宏图中,已经搭建起融总、分、支、子多层次运营实体、跨国内外两个市场、协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和租赁等多种传统和新兴业务的综合化运营航母。现阶段,在工商银行的运作体系之中,相比总分支机构之间庞大复杂的业务关系,母子公司业务联系规模很小、全行对于母子公司业务关系尚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租赁本身融资融物的特性和世界发达国家仅次于信贷的第二大融资工具的市场地位,以及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全球租赁市场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工行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工银租赁成立来的迅速发展成果和实践,为研究工行集团探索母子公司制一体化机制建设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证检验基础。报告以资源论、演进理论和价值网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分析欧美日韩发达国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发展的历程,总结分析工行集团租赁业务发展的战略机会,并搭建了基于子公司角色演进和母公司竞争优势演化关系的一体化管理框架,提出了兼顾促进子公司发展和母子公司一体化的子公司评价体系。
金融租赁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王筝 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永恒的话题。目前,金融租赁业务一般均沿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这种方式快捷的搭建起了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了租赁公司风险防范和规避手段,提高了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然而,经过五年的发展,面对市场的竞争和挑战、以及公司内部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金融租赁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式也面临新的调整。正是基于此,本报告对当前金融租赁业务的风险度量指标、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提出了金融租赁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政策和建议。 报告首先分析了金融租赁业务的特点。报告指出,由于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特点,金融租赁业务在很多方面均与银行信贷业务不同,其中最本质的区别就集中在租赁资产的双重属性上,即表现为实物资产形式的租赁资产具备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双重属性。这双重属性的存在,使得金融租赁业务风险管理与银行信贷业务不同。基于此,报告对当前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在金融租赁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比指出,银行成熟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框架在现阶段仍值得金融租赁公司借鉴。但基于租赁资产的双重属性,金融租赁公司需要以创新的思维,构建客户信用、租赁资产评价、项目分析三位一体的风险度量指标。同时,为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金融租赁公司需要从顶层设计和执行部署对当前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在顶层设计层面,需要从战略角度出发,高度重视金融租赁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从战略决策、风险文化保障、制度规范、组织结构及运作、风险补偿及预警等方面,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等。在执行部署层面,则需要配合以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规划、职能型组织结构的改革、高质量数据的积累、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储备等。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刘康 近几十年,投资者关系(IR)管理在提升公司股价、增加投资者认知度、提高股东回报率、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报告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上市公司IR管理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报告考察了IR影响股价的传递路径及价值增值过程。报告认为IR管理影响股价的机理如下:有效的IR管理活动能够降低分析师报导的成本,增加分析师报导的深度,从而增强流动性,降低资本成本,进而最大化股价。在实证研究方面,报告将2011年、2012年获得“最佳IR管理奖”提名(IR Magazine)的中美上市公司,与未获提名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检验良好的IR管理是否可以提升公司市值。报告根据IR Magazine及BNY Mellon提供的来自全球、北美、欧洲和亚洲四个地域的统计数据,讨论了全球投资者、分析师的管理情况;分析了全球上市公司IR沟通的内容、技术与策略;研究了国际IR管理的反馈与评价情况,并做了国际案例研究。研究认为,良好的IR团队建设、顺畅的信息传递机制、积极的沟通策略和完善的反馈与评价机制,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IR管理的水平。 报告进一步分析了商业银行提高IR管理水平所面临的挑战,并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借鉴国际上市公司IR管理的经验;理顺内部信息传递机制及提供差异化信息;构建同投资者沟通的长效机制;健全IR反馈与评价机制。工商银行未来应在现有IR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全行联动的IR组织平台,构建IR团队信息合作平台与IR业务合作平台,打造属于自己的IR管理品牌,以更广泛的渠道、多元化的形式提供投资者所需要的信息。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改革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施丹 次贷危机以来,会计准则改进和会计国际趋同受到广泛关注。会计准则作为财务报告编制标准已不仅仅局限于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科目体系、会计报表体系等微观层面,而是更多地考虑和体现银行业审慎监管要求和金融稳定的目标,其变革势必在诸多方面对银行业产生重要影响。本报告从商业银行内部发展和外部监管两个视角切入,研究国际国内会计准则变化对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会计准则变化对银行业监管所带来的挑战。 报告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阐述了会计准则与银行业监管的关系。会计准则是编制会计报表信息的标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有助于生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下所生成的会计信息是对银行业监管的有效补充。同时,银行业监管措施的制定也会依据会计规则以及由此生成的会计信息,许多监管指标的计算依赖于会计信息所提供的数据。第二,分析了会计准则改革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报告采用了模拟测算、实证分析、业务分析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研究了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财务报告、产品设计等的影响。第三,以银行监管理论为基础,从银行外部监管的视角,探讨会计准则变化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报告详细探讨了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的差异,分析了会计准则变化对监管指标计算、市场风险监管、利润操纵监管的影响。第四,提出了准则改革的方向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投资者和分析师是财务报告的最大利益诉求者,准则的修订应当考虑他们的需求;企业的经济行为才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更多地考虑“社会性”因素,金融监管改革才是防控系统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最终手段。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基于人民币国际化和银行国际化视角 夏园园 报告基于人民币国际化和银行国际化视角,依托工商银行的管理实例,研究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并为工行的汇率风险管理提供相关建议。报告侧重应用研究,通过整理归纳主要世界货币国际化进程以及国际大型银行全球扩张的特点,分析货币国际化与银行国际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银行面临汇率风险的新特征,并根据工商银行现行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报告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人民币国际化为商业银行国际化带来机遇,带动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发展、拓展银行业务空间,为商业银行国际化提供驱动力;(2)货币国际化可以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国际化成本,拓展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夯实商业银行国际化基础;(3)工商银行在实际经营中,汇率风险与其他各种风险相互交织,并且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工行未来汇率风险管理应因地制宜,采取“一行一策”等分类原则进行管理。主要政策建议有以下方面:(1)注重外汇存贷款业务协调发展,合理控制外汇敞口规模;(2)推进境外报表自动化,提升汇率风险计量的精确性;(3)丰富用于管理境外外汇敞口的金融工具的种类。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交易巨亏风险管控策略研究 薛冬辉 “黑天鹅事件”的反复出现,使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交易业务笼罩在阴云之下。报告认为造成“黑天鹅事件”连续出现的重要原因是:(1)交易系统封闭落后导致前中后台系统信息共享不足;(2)高业务复杂度导致业务灵活性与风险可控性间的平衡把握不足;(3)市场波动预测手段和交易员行为监控手段不足。为规避金融市场交易的“黑天鹅事件”,商业银行要做到交易处理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间的均衡。同时,商业银行有必要对金融市场交易过程进行管理,实现限额管理和授信控制、对市场大幅波动的预测和提前发现“魔鬼交易员”。 报告从科技视角切入,综合运用博弈模型、数据挖掘、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金融市场交易的风险管理问题,报告认为:第一,事前风险控制方法能够通过对交易员限额、交易笔数、交易对手授信、价格偏离度等指标作预先检查,同时控制信用、市场、操作三大类风险。第二,对市场风险要素波动的预测需要基于信息挖据技术,其中比较简单的做法是根据各先行指标的历史数据来预测市场风险要素的未来走势。第三,为能彻底杜绝“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商业银行有必要建立交易员行为监控机制,发现某个交易员行为有异常时,以及时对其进行监控。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比较研究——基于资本监管的内在逻辑与差异性表现 范彦君 报告从历史角度和银行资本本质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资本仅是作为一项常规的监管手段,可以第一时间防范和弥补银行一般性经营损失,但却并不能作为避免银行危机和大规模金融海啸的主要手段。随着资本功能在其演进中被逐渐强化,资本仍然会通过信贷渠道和风险定价渠道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行为和宏观经济。实证研究方面,报告主要构建了资本监管有效性的一般分析框架,并分析了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行为、资产结构配置以及宏观经济的传导效应。结果显示,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对欧洲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产结构配置有显著的影响,且其监管指标之间的影响有相互制约效应。此外,巴塞尔委员会对于商业银行利用内评法计量各类风险权重方面有明显的资本节约激励。 其后,报告以工商银行为例,分别从资本监管的分子、分母和模型三个方面的不同策略深入研究和实证探讨了我国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以LGD内评高级法建模应用为例,实证研究表明高级法的表外资本明显低于初级法以及权重法。其中,非融资性保函的资本节省效果最为明显;在分母策略方面,报告选取工商银行非标准化资产存量为研究样本,使用内评初级法测算不同类型非标业务对工行的资本节约效用。报告认为,全球范围内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无论是内评法的开发和应用还是跨境监管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但也为风险管理水平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供了方法论和指引,有助于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和综合化经营水平。
工商银行网点竞争力提升研究 于鸣 网点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最基本单元,其竞争力的强与弱将直接决定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的强与弱。报告首先分析了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两家银行的零售网点战略,并基于案例研究尝试构建了一个初步分析网点竞争力提升的概念模型。该模型从零售业务战略管理能力、网点管理能力和网点创新能力三个宏观维度对网点竞争力提升进行了刻画和解释。其后,报告对工商银行不同历史时期的网点发展战略进行了梳理、评价和总结,并详细描述了工商银行网点发展的现状以及网点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报告揭示了竞争力强的网点与竞争力弱的网点在同业市场竞争力、客户维护与拓展能力、产品渗透能力和渠道转型等方面的差异。此外,报告对影响网点竞争力的特定因素——“信息”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结合相关案例揭示了信息传导影响网点竞争力的内在机理。 进入新时期后,面对全行网点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工商银行开始实施以存量网点盘活、岗位优化整合、渠道转型、员工优化、客户拓展、产品渗透和配套保障这“七大工程”为核心的网点竞争力提升工作。报告详细描述了“七大工程”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要点,同时从组织机构角度探讨了“七大工程”实施中的基本策略。展望未来,社区支行为工商银行创新网点形态提供了一种可行选择。报告详细探讨了社区支行的业务特点和监管模式,并就工商银行发展社区支行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金融市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李堪 在金融危机期间,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成为市场波动的放大器,给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危机后,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度量、监控、缓释和管理成为金融监管的核心问题,与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关系密切的错向风险也成为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报告从理论、实证及应用的角度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展开研究,旨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合国内商业银行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并就如何提高国内商业银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构建管理体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理论研究方面,报告认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作为一种混合型的风险类型,其识别、量化、管理和缓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活动越来越多,交易量越来越大,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管理必须更加重视。实证研究表明:工商银行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度在某些层面、某些维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化,分散化程度较低,日常管理中需要重视对此类交易的限额监控,尤其是对重点机构衍生产品交易的限额监测。引入交易对手风险敞口的限额指标,避免对单一或几个交易对手风险敞口过大,防范交易对手信用风险集中爆发给银行带来大的损失或冲击。应用方面,报告认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从组织结构、制度设计、流程、系统建设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国际银行管理体系和系统建设的最佳实践可以作为国内银行建设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范本。管理体系的建设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主要来自数据质量、计算方面和IT系统以及团队建设方面。工商银行未来应立足于现有的成果,积极研究国际前沿方法,关注监管动态,早日实现内部模型法计量风险敞口的系统化,并用于日常管理;未来需要在制度建设、团队建设、系统建设以及应用上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但未来在团队建设、数据库建设、模型开发和系统建设以及风险对冲方面将面临很大挑战。
商业银行优先股资本工具研究 韩斯玥 银行资本作为银行承担非预期经营损失的重要手段,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巴塞尔资本协议III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资本合格标准和资本充足率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成为巴塞尔协议III全面实施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由于受到监管法规、市场环境等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所发行的境内外优先股与国际其他同业所发行的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在产品结构、定价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鉴于此,报告系统研究了巴塞尔资本协议III实施前后,商业银行其他一级资本的政策变化历程和工具创新实践,对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国内外资本工具创新案例进行了细致剖析,并针对中国商业银行通过创新资本工具募集其他一级资本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实践建议。 报告采用了理论与案例分析向结合的方式,在理论论证上,分析了资本监管从风险加权资产权重设定向资本质量提升的政策逻辑,论证了可转换资本工具的金融稳定功能,并厘清了资本工具创新与监管政策变化之间的关系。报告通过案例分析,对比了境内外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在产品结构、投资者结构、定价效率、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等方面的差异,并从政策制度、市场环境、发行人特征等方面探讨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报告还根据实际经验,就中国商业银行优先股资本工具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借鉴价值的政策与实践建议。
金融危机后全球型银行战略模式演化研究 杨晓龙 随着向经济新常态的迈进,靠“量变”来推动经营发展变得越来越难,商业银行必须另辟蹊径从“结构”入手,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本课题一方面从资产结构、收益结构、组织架构以及区域结构等视角深入挖掘危机后欧美主要全球型银行战略模式的演化路径,另一方面比较工商银行与全球型银行战略模式演化的差异,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并为工商银行未来战略模式的结构调整提供可操作的策略建议。
报告的主要结论包括:(1)危机后工商银行与全球型银行在资产结构调整方面存在差异,主要原因在于本国的经济金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银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工商银行正在经历由传统单一业务向综合化业务转变过程中,欧美主要全球型银行主要围绕如何度过危机为核心目标进行资产调整。(2)传统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正在处于向综合化经营、多元化收益转变的过程中,金融危机提供了并购机遇,加快了传统银行向综合化银行转变的步伐。(3)综合化经营、多元化收益仍是全球银行业发展的主趋势和大方向,即使是金融危机仍不能改变这个主趋势和大方向。(4)与主要全球型银行 “垂直为主、横向为辅”的组织架构不同,目前工商银行采取的是“以块为主、以条为辅”的组织架构,这与中国行政区划为主的政府组织结构直接相关。(5)工商银行与欧美全球型银行国际化所处的阶段不同,近十年工商银行处在境外机构布局阶段,在危机后抓住了时间窗口期,积极通过自主申设和战略并购并举的策略进行境外扩张,而主要欧美全球型银行已经完成了境外机构布局,为度过危机而收缩海外业务,作策略性退出。(6)贸易流和资金流是国际大银行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新兴经济体经济快速发展,贸易流和资金流持续增长,市场有一定基础和机遇,资本回报较快,无论是工商银行还是主要全球型银行均重视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布局与业务拓展,作战略性进入。
信息化银行的建设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 贺本岚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正在发生着剧烈而深入的变化,国内商业银行经营形势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第三方支付、P2P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不断进入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领域,实现与金融运营流程的深度融合,抢滩商业银行的渠道资源。工商银行在过去的发展改革中开展了银行信息化建设,在同业中率先完成数据大集中工程并建立了全行级的企业级数据仓库,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已经具备了开展大规模数据挖掘分析的数据基础。研究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将为工商银行深入挖掘客户价值、促进业务转型调整、保持同业竞争优势等提供重要依据和手段。 在信息化银行建设的大背景下,报告主要对数据挖掘方法及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在引入和借鉴国际国内最新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报告主要从两大模块开展研究:方法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方法研究主要是对数据挖掘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的角度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数据挖掘应用实践探讨商业银行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数据挖掘分析;应用研究则是以工商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工商银行数据挖掘应用现状探讨工商银行如何有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以支持其经营管理活动。报告依托工商银行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实证研究,并基于实证模型进行业务部署和验证,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有望为工商银行建设信息化银行,实现信息创造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人民币国际化:挑战、战略选择与中国工商银行对策 熊园
作为崛起中的经济大国,我国正全力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在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建设等存在诸多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变化难测的情形下,人民币国际化也将面临诸多挑战。报告旨在就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战略选择与路径设计展开研究,进而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机理,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落脚点,剖析中国工商银行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应对策略。
报告在系统梳理英镑、美元和日元等主要货币国际化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应遵循的六大原则(包括要以促进经济长远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处理好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制度改革的关系,打造真正富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等)、三阶段目标(长期目标是实现人民币崛起)和“两步走”路径(功能上,“计价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区域上,“周边化货币-区域化货币-全球化货币”),运用货币替代、金融深化和“三元悖论”等理论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分析了中国工商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现状与障碍,进而提出了工行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包括明确战略目标(分为总目标、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健全五项配套措施和平衡好三大关系。
金融资产服务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代理投资业务的相关问题研究 李楠 工商银行于2012年首次提出“金融资产服务业务”概念,明确将理财业务、代理销售、资产托管等代客户管理其金融资产的金融资产服务业务作为今后经营转型的战略重点,并建立了基本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重点就代理投资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原则、框架、方法、技术等进行了初步梳理明确。但是,由于金融资产服务代理投资业务创新活跃,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结构层出不穷,在业务风险管理实践中,现行的风险管理框架对于部分创新业务的管理存在模糊地带,甚至发生管理冲突。报告借鉴海内外同业同类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经验,分析工商银行代理投资业务目前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非标投资产品风险评级模型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级模型,针对工商银行表内表外风险隔离、组合式基金管理等一系列风险管理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最终建立起更加完善有效的管理组织架构和政策体系。 报告汇总、分析了境外表外业务发展历史、监管特点,以及海外大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式,重点对汇丰、摩根、高盛等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职能分工、风险管理工具等进行了研究介绍。课题还介绍了工商银行现行的金融资产服务代理投资业务的产品体系、业务发展情况和风险管理体系,分析了现有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利用DEA模型评价、比较代理投资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的开展效率,并估计代理投资业务对工商银行整体业务效率的贡献,发现收益于精细化管理代理投资效率在发展初期较高,但随着规模迅速增长代理投资业务管理效率已经开始下降,并且与信贷产品风险具有关联性等结论。最后报告完成了代理投资产品与投资者风险偏好匹配研究,建立非标代理投资产品风险评级体系与投资者风险偏好评级体系,并提出相关建议。相关建议主要包括:调整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区别股权和债权风险特征的产品尽职调查、审查审批、投后管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表内表外风险隔离机制;从风险资产处置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向以服务为核心转型等方面完善风险管理架构;产品净值化管理、分类风险管理、组合类产品管理的具体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谢尔曼 互联网在迅速改变传统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的同时,使商品的流通与交易模式、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支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和信息数据优势大举进军金融领域。 以经济学的视角,报告利用金融效用模型阐释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分析了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面临的风险和监管态度;以互联网企业的视角,报告提出互联网企业在金融业务方面相对于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即:在跨界经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无钞、无卡支付场景的创造力,对信息获取、分析的整合力,对“众包”思想的理解力,对网络平台规模效应的洞察力;以商业银行的视角,报告结合宏观梳理和微观的案例分析,提出商业银行应当遵从尊重客户、卡位渠道,统筹数据、风控、人才资源的竞争策略,并结合国内银行业的实例加以说明。报告采用静态、动态分析结合的方法,从颠覆性创新理论、资金时空匹配的理论出发,分析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演进路径,提出在互联网空间中再造商业银行,发力“大平台”,占据战略制高点等应对战略,并给出具体的实施要点。对于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报告提出,互联网技术条件下,金融和商业银行业务本身并不会消失,但是商业银行的职能会向更加高效、更加贴近用户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的功能将向感知能力更强、线上线下融合度更高、信息综合处理能力更强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的服务形态将随着互联网终端、物理网点形态、具体产品等方面的变化而持续演进。
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产品线发展比较研究 康珂 21世纪以来,依托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银行通过深化改革和稳健发展,在资本、资产、盈利、市值、品牌价值等多项指标上逐渐超欧美同业,跻身世界领先大银行行列。然而,与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起步晚、水平低,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相对单一,产品线建设尚不完善。过去主要靠资产扩张带来的利差收入支撑业绩增长,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脱媒的发展,中国银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遇到很大挑战,利润增速快速下滑,面临较大的转型发展压力。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迫切需要推进战略转型,通过丰富和创新产品线实现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加快从传统融资中介向全能服务中介转变,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报告以花旗集团、汇丰控股和中国工商银行为案例,比较研究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产品线发展,重点分析了三家大银行的成长历程、产品线发展的基本模式与路径以及产品线经营绩效。以此为基础,报告总结了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产品线发展经验与教训,论述了工商银行产品线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资产质量劣变加快,传统业务发展遇到严重挑战;综合化经营程度不高,收入来源过于依赖传统业务;投资交易类产品线发展薄弱,对利润贡献亟待提升;国际化发展成绩斐然,但境内外业务比重仍然失衡;组织架构仍然以产品为中心,产品线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 报告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工商银行产品线发展的战略路径。一是坚持做强做优主营业务,稳定资产质量并拓展信贷市场;二是明确综合化发展战略方向,持续跟踪证券等领域政策动态和投资机会;三是通过价值提升型并购推动经营转型,增强重点产品线的全球竞争力;四是国际化从外延式走向内涵式发展,推动境外机构向本土化多元化转型;五是密切关注境内新兴业务投资机会,实现传统与新兴业务的战略协同;六是以实施“三大战略”为契机,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体制机制改革。
中间业务收入发展战略研究 孟祥南 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商业银行业务结构、风险偏好和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创新力、服务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指标。报告在相关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总结出国际同业综合化经营的基本特征,并就工商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进行了探讨。报告指出,随着国内金融脱媒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债权债务关系开始向代理服务关系转化。报告在案例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工商银行与国际、国内同业的共性与特征所在,并在分析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组织构架改革以及考核激励机制设置的基础上,对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战略发展以及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探讨。 报告认为,工商银行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全面的中间业务产品及服务体系,并在国内市场中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但中间业务结构有待优化、境内外机构发展不平衡、集团内部协同力较弱,对中间业务的管理仍相对粗放。工商银行应避免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中走过的弯路,结合实际情况,在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均衡发展的经营理念,巩固传统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加强新型中间业务的拓展力度,依靠互联网平台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强化业务条线的管理力度,实施区域管理;建立合理高效的核算与考核激励机制,以机制建设推动中间业务发展;适度调整机构设置,协调各业务领域的横向合作、强化总部与区域之间的联系、确保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国工商银行“大资管”战略体制机制研究 孙冉 报告对中国工商银行“大资管”战略体制机制建设进行研究。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在于:一是清晰阐述了中国工商银行“大资管”战略的基本内涵,即在工商银行经营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属性、发展规律,整合集团内部资源,明确价值链各环节职责分工,发挥集团多元化、国际化经营优势,构建以价值创造为目的的全价值链协同、境内外联动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与证券、保险、基金、互联网等行业的优质机构合作,打造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的大资管业务平台,成为工商银行新的盈利增长单元和重要转型引擎。二是通过对汇丰集团、瑞银集团、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等国际大型金融集团资产管理业务的研究,从管理架构、全价值链协同、风险管理、约束激励等体制机制建设的多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出商业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特征与演进过程。三是通过对比商业银行体制下资产管理业务与传统存贷汇业务的区别,全面论述了如何在商业银行统一的组织架构内,协同发展“大资管”战略所涉及到的各项业务,打造跨市场、跨行业、跨地区,覆盖客户整个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综合服务模式。其背后的逻辑是理顺“大资管”战略各部门合作的全价值链分工,借助集团多元化、国际化经营优势,按照资管本质、发展规律和监管导向,进一步完善管理架构和体制,协同集团全价值链分工,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人力资源效率,最大化集团价值创造。 最后,报告对工商银行“大资管”战略体制机制转型进行深入探讨。报告认为,工商银行已建立起较为全面的“大资管”业务产品及服务体系,并在国内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但管理架构和体制有待完善;全价值链协同有待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全球金融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区别于信贷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待探索。工商银行和国际大型银行具有不同的发展历程,处于不同的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因此不能一味照搬国际经验,而应结合实际情况,在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完善管理架构和体制,以更好的适应客户需求变化;实施国际化战略,实现区域互补与全球联动;推进综合化经营,打造全功能型金融服务中介;加强各业务领域协同合作;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
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特征、风险控制与发展思路研究 丁振辉 小微企业发展事关居民就业以及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既是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切实落实社会责任、服务居民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国际借鉴看,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发展小微金融的经验表明,政府的积极介入是一条重要经验;从国内同业借鉴看,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民生银行都十分重视提升小微金融的效率。但是,小微金融也面临着很多风险,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小微金融风险成因复杂,外部市场环境、小微企业自身因素和商业银行内部因素三个方面是构成小微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宏观环境因素也对小微企业不良率有重要影响。 报告认为,需要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控制小微金融风险,包括确定小微风险控制的整体思路,加强全流程的风险控制,积极运用大数据手段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力。发展小微金融应加强市场规划的相关内容,报告分工业和服务业分别介绍了市场规划的初步想法。为落实市场规划,加强风险控制,应加快小微中心的建设,小微中心可起到控风险拓营销的积极作用。此外,小额化和网络化也是进一步优化工商银行小微金融发展的重要路径。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庞淑娟 报告主要以个人客户为研究目标,开展大数据技术在个人客户信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个人贷款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占比逐步提升,有效的个人客户需求挖掘和风险控制将越来越显著地影响整体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报告认为,大数据技术在风险防控中的应用可以渗透到全业务生命周期中,覆盖客户管理、产品设计、贷中监控和贷后预警等多个方面。 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在于:一是提出客户关系的双周期管理。银行信用风险大部分是“病从口入”,在客户引入端未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因此客户关系管理中应嵌入信用风险管理思维。报告基于个人客户产品周期和生命周期理论框架,尝试建立客户精细化管理方法,以提升个人客户业务路径引导和潜在需求挖掘的能力,并构建了数据挖掘支持产品营销的业务流程,将风控、价值、偏好分析植入整个贷款流程,使得银行对于客户的经营和风险控制达到不断优化的业务闭环。二是提出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产品设计实施方案及测算。立足于内外部信息整合和大数据技术之上,报告从银行风险可控、客户需求挖掘双维度出发,设计开发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实施方案。通过整合个人客户基本信息、银行业务往来信息、网上交易行为信息建立客户统一信息视图,根据模型挖掘目标客户,测算个人小额贷款产品准入门槛、贷款额度、信用风险和营销方案。三是对小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含个人经营贷款)、信用卡交叉违约进行了跨业务和跨数据平台的分析与挖掘,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发实现实时对交叉违约风险的刚性控制,应用于贷前、贷中环节,有效切断了各业务条线之间的显性风险传导。四是深入分析了数据挖掘在贷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建立了多因子数据挖掘模型,预测和定位个人消费贷款的高风险客群,并根据预警结果建立针对性、分层次的信用风险防控措施。五是思考了依托大数据技术框架下新型的信贷运营与监控模式。报告提出搭建大数据系统运行平台,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信息挖掘模型嵌入信贷全流程,利用移动互联实现人员远程在线互动沟通,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支持产品营销、业务创新、风险管理等活动,实现大规模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统一,建立面向未来、高效决策、可持续发展的信贷运营和监控体系。
国际金融主导权转移:从一战到二战 王晓娆 国际金融主导权强调在特定的国际环境下,一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起到更加积极主动的引领作用,各国间实现相互的沟通和协作。拥有国际金融主导权的国家应以维护公正、平等和合理的国际金融关系为基础,主动引导国际法则和国际秩序的规范与和谐发展。由于该国也通常拥有货币国际流通、国际货币储备以及汇率决定权等,因此也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目标。所以,历史上国际金融主导权的转移过程也是理论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时期是最动荡和最混乱的,国际金融主导权是在如此动荡的时期,在战时盟友英国和美国之间实现了和平过渡,新的经济和金融秩序得以迅速建立,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特例。英美之间金融主导权的和平过渡,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变化过程,是一个非常难于把握的历史课题。 报告对英美两国国际金融主导权转移涉及到的经济实力、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规则等几条脉络进行了史实方面的梳理,量化分析了美国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地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占据了优势地位,进而超越英国。报告通过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研究给出了此次国际金融主导权转移的规律性解释:国际金融主导权在英美两国之间的转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造成经济和金融力量特别集中的竞争性扩张的结果;在这种扩张性竞争期间,日渐上升的主导权首先获得了生产方面的决定性优势,然后是商业贸易方面,然后才是金融方面。获得国际金融主导权的国家应拥有世界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经济和工业生产实力、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达的跨国金融机构,在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规范过程中,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制定规则的特权,以及确立本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构建符合本国利益的国际货币体系。
全球化银行行为风险管控策略研究 冯乾 近年来,各国监管机构针对国际银行虚假宣传金融产品、伪造账户、违规处置客户资金的监督检查,以及针对银行合谋操纵基准利率和外汇汇率的巨额罚款常常见诸报端,这也暴露出危机后全球性银行的行为操守并没有得到充分改善。行为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及其内部员工因故意或疏忽行为,产生不公平对待消费者的后果,进而给消费者、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和经济体系带来不良影响的风险。该风险不仅可能给银行带来行为成本,也可能整个社会经济体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伤害,甚至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不当行为通常与主观或有意地忽视法律、道德或内部治理、管制措施相关,一般发生在内部治理不到位的银行中,还可能出现在单个员工、整个机构或整个行业层面。 报告厘清了行为风险的定义和概念边界,分析了该风险的表现形式和产生根源及后果;对行为监管模式、国际银行的行为成本进行了分析,并从激励机制、治理框架、风险文化、行为监管协调等方面全方位分析了行为风险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及启示;报告借鉴了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国际监管组织关于行为风险的治理经验,提出了减少全球性银行行为风险的措施建议。报告认为,行为风险可以作为独立风险类别,它与审慎风险对应不同的管理和监管方法;行为风险主要关注消费者而非金融机构自身,强调金融机构行为给市场诚信和金融稳定带来的负面效应;行为成本是行为风险的具体化,可以大致作为银行伦理道德的衡量指标,各银行要将消费者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加大对行为成本的信息披露;报告创新地提出银行应对行为风险的“定性压力测试”解决方案与银行“自我治理换资本”的基本思路,并构建了一系列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衡量指标。报告有益于促使中国银行业和监管层正视金融市场中存在的行为风险问题,并为全球化的中资银行思考如何应对各国日益趋严的行为监管审查以及减少行为风险提供了决策参考。
经济生态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转型---基于新常态大背景的新思维 邱牧远 报告借鉴生态学的主要观点研究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转型问题,以生态学的总体观、竞争观和稳定观作为分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转型路线的指导思想,具体梳理和分析经济各个层面发生的新变化以及经济生态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目标的要求和约束。最终,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定位的基础上得到转型的建议。 从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运行对金融的总体要求来看,提升资金融通的效率是整个经济对金融业提出的总体要求。中国总量大国和人均小国的特征,使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继续健康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但资本回报率下降、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恶化和供给改革的现状,使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资金来源和运用方面均面临着较大的约束。而资金供求双方需求“结构性”变化的新方向,又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多样化和和个性化的需要。 从制度和法律环境来看,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方向既是整个经济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近两年来一系列金融改革所遵循的主线。但就目前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来看,与完善市场体制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规章和居民稳定的预期均没有完全建成,而金融科技对于金融业务流程全方位的渗透又使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科技战略面临调整。 从未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转型的总体思路来看,多重定位作为转型思考的出发点,是经济生态视角分析得到的最主要结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需要兼顾作为盈利性机构、作为政策性金融提供者、作为金融市场稳定者和作为社会责任引领者的多重身份将是未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转型定位;在提升效率、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多样化金融需求的同时,满足实体经济转型期的结构化的要求是未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转型所必须坚持的总目标;在具体方针上,差异化可能是适合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指导思想。
公司金融业务区域竞争力评价与提升 尚妍 报告深入分析我国各区域经济环境、金融环境的现状与发展,并客观科学地识别评价中国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在各区域的竞争力,发现问题,深挖原因,研究提升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区域竞争力的对策与措施,为中国工商银行加快创新转型发展,抓住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规避区域风险,提升公司金融业务的区域竞争力提供基础。 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及贡献在于:一是首次提出公司金融业务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并将区域发展理论融入到公司金融业务区域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的体系中,突显区域差异化,充实与完善商业银行综合化、多元化、差异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客观评价体系、提出提升方案分析;二是从宏观经济测度、风险测度、宜商测度、金融环境测度四个方面分别对公司金融业务区域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最终得出公司金融业务区域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得分,定量分析我国各省市公司金融业务市场差异性,为公司金融业务顶层设计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三是构建过度融资测算模型,创新性地测算了各个区域过度融资情况及发展趋势,并研究了区域过度融资与不良贷款率之间的传导关系;四是从公司金融业务竞争力的业务内涵和特征出发,剔除区域环境因素差异的干扰,基于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建立公司金融业务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市场能力、客户基础、盈利能力、管理能力、风控能力五个方面分别对中国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区域竞争力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中国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结果;五是分析中国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区域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对其深层原因进行挖掘,并提出区域差异化公司金融业务经营策略、公司信贷资源配置方案设计、以客户为基础科学谋划市场布局、深入推进“全公司金融”战略、有效提高“交叉销售”能力、加强公司业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配套机制建设等具体公司金融业务区域竞争力提升建议。
商业银行社交大数据应用研究 宋丹 自2014年以来,数据产生成本急剧下降、社交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社交网络已成为互联网最大的流量入口,其数据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在以“数据创造价值”的大环境下,如何应用社交网络提升自身价值已经成为当代商业银行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报告以工银融e联平台社交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为主线,着重阐述了融e联社交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应用价值,以及工商银行社交大数据分析应用的路径规划。 报告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社交大数据在量化投资、精准营销、征信和电商等金融领域的应用模式,研究表明,有效的应用策略、广泛的数据来源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是企业成功应用社交数据的关键。二是评估了工商银行社交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基础能力,报告认为,海量的社交数据积累能力、社交数据应用场景的构建和部署能力以及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是工商银行社交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三个重要条件,作为垂直金融领域的社交平台工银融e联既能够为工商银行提供海量的社交数据,同时也是部署和应用社交数据的重要渠道,由此可见,工商银行已具备社交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基础能力。三是报告以融e联用户的社交行为数据、功能点击行为数据以及社交话题为基础,通过汇总统计、聚类分析和文本挖掘等方法分析了融e联用户的行为模式和话题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用户社交行为和功能点击行为呈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其社交话题主要以业务咨询和产品功能咨询为主,话题分布与时间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融e联用户社交特征及其工行业务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四是提出了工商银行社交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建议及规划,报告指出,社交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应从大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渠道多元化和互联网金融场景创新等多个方面来提升工行应用社交数据创造商业价值的能力。报告认为,工商银行社交数据分析应用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坚持近、中、远期“三步走”规划:前期规划的重点应放在融e联拓户促活、数据入库、数据治理以及数据应用场景的探索方面;中期规划是当用户达到亿级规模和中等活跃程度时,以工银融e联平台为核心应用社交数据,其重点应放在数据模型与应用场景的构建和应用部署上;远期规划是在工银融e联用户覆盖全行且具有较高活跃度时,以服务全行业务为宗旨,以社交数据平台化、产品化、智能化、建设专业社交数据分析团队和社交数据宏观分析和战略指导作为重点的建设目标。
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信贷经营能力提升研究 滕永乐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正处于前有阻拦、后有追兵的境地,如何理顺信贷经营管理体制,提升主动经营业务、经营风险的能力,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时期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总分行体制,曾经在获取市场份额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建立在上行期的信贷体制机制未能经受住经济周期考验。因此,如何提升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信贷经营能力,进而推动整个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水平提高,总结形成可以复制、推广的信贷经营模式,成为当前信贷经营的重要议题。 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贡献在于:一是从市场拓展和风险防控两个基本维度,对二级分行信贷经营情况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二级分行面对的主要困难以及可行的发展方向。二是从信贷经营主体责任、信贷经营架构、客户经理作业流程、绩效考核四个方面搭建二级分行信贷经营能力体系,并重新梳理划分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和支行责任,进而提出了信贷经营所要坚持的37条有效措施。三是通过把握扁平化和流程银行两大趋势,全面总结我国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组织和授权体系,分别从法人、个人信贷业务方面提出可行建议。四是针对当前贷前调查双人尽调的流程问题,借鉴国际上通用的平行作业办法,从岗位职责、分工和流程等方面,提出信贷客户经理开展尽调和贷后管理的可行模式。最后从培育信贷文化、构建合理的风险偏好体系、加强对二级分行的有效管理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E-ICBC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高寒 报告以网络经济理论、商业模式理论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基于对互联网金融价值创造逻辑本质的剖析,分析了E-ICBC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因和发展经验,提出了E-ICBC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条件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E-ICBC战略发展,构筑了三种典型商业模式。 报告首先结合互联网经济的特点,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从而对互联网金融价值实现的逻辑本质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互联网商业的基本属性是跨界,互联网竞争的关键是标准竞争,互联网金融的价值主张是创造核心的金融基础价值与外延的生态协同价值。结合陆金所、蚂蚁金服和美国Fintech等企业的经验,分析了平台化、场景化和科技化三种互联网金融业态的价值实现机制。报告基于E-ICBC的发展实践,对工商银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状、目标、条件和策略进行分析。报告认为,工商银行E-ICBC商业模式创新,应以“开放”为理念、以“智能”为核心、以“协同”为重点,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通过建立金融标准创造基础价值,通过协调功能场景、协调产品用户、协调线上线下创造网络价值,集中打造系统化的整体商业模式。最后在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报告结合“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三个重要趋势——分销端商户赋能、生产端产业协同以及互联网金融回归金融本质,结合E-ICBC战略发展,设计了“E-ICBC社区化O2O平台模式”、“工商银行产业链协同平台模式”和“E-ICBC智能投顾模式”三个新型商业模式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