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跨国经营取得显著成绩,根据最新数据资料统计显示,工行已在全球各主要金融中心设有100家分支机构和控股银行,并与106个国家和地区的1037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工行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金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依存度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始终把实现国际化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大潮,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其跨国经营战略有了飞跃性的拓展。
这位发言人介绍,目前该行境外机构网络布局已具有一定规模,境外资产稳步增长,经营效益逐步提高。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6月末,中国工商银行境外机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209亿美元,占到工行全部外汇资产的30%。2005年上半年,工行境外机构实现实现账面利润(拨备后利润)8890万美元,同比增长27.5%。
在资产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工行境外机构的资产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截至2005年6月末,工行境外机构不良贷款率仅为0.87%,呆账准备金余额18318万美元,拨备覆盖率达154%。
此外,工行还积极推动境外业务转型,不断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经营效益进一步得到提高。在保持现有优势业务的同时,加快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发展。仅2005年上半年,工行境外机构就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797万美元,占到营业净收入的22.1%。
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加快了境外科技建设的步伐。在已建成的海外数据中心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境外科技研发的投入和资源倾斜,不断提升境外经营管理手段,完善境外业务和管理系统。同时,工行致力于建立健全境内外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加大了对境外机构各种经营风险的管理和监控,逐步将境外业务纳入全行统一规范管理。
在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持下,工行在境外相继推出“欧元中国通”、“中韩存汇通”等业务,还发挥内外联动的优势,创立了“全球快汇”品牌,扩大了工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并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位发言人称,接下来,中国工商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全球网络布局,充分发挥内外联动优势,推进境内外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构建境内外统一的技术平台基础上,加快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推动经营管理向国际领先银行的目标迈进。借着股份制改革的东风,工行的跨国经营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转自总行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