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决定维持澳大利亚联邦(以下简称“澳大利亚”)本币主权信用等级AAA和外币主权信用等级AA+,但将其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至负面。澳大利亚政治稳定性下降,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压力和房地产泡沫的持续积累对政府财富创造能力构成一定威胁,短期内财政减赤目标难以实现,偿债能力面临下降风险。
下调澳大利亚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的主要原因阐述如下:
一、政策环境稳定性下降。由于执政联盟提出的法案多次遭到参议院否决,总理特恩布尔于2016年7月提前启动双解散议会选举机制,但先前紧缩政策加重民众不满、党内政治裂痕加大导致执政联盟仅以微弱优势维持执政地位,其在国会力量进一步下降。受此影响,短期内执政联盟关于大企业减税、削减医疗和教育支出以及养老体系私有化等政策将面临来自反对派的更大掣肘,财政减赤目标难以实现。
二、房地产风险和家庭债务问题持续积累,长期经济稳定性存在较大隐患。澳大利亚三年来房价持续快速上涨,房贷在银行总信贷中占比高达50%以上,沉重的家庭债务、海外房产投资占比较大等因素更加重了房地产泡沫对银行资产质量的风险。短期内,总体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有利于澳大利亚经济抵御国际大宗商品下行周期导致的外部需求不振,使2016年和2017年实现约2.5%和2.6%的温和增长。但是家庭债务的持续积累令长期经济稳定性暴露在未来的利率调整风险中,所面临的矿业经济再平衡挑战、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市场活力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将抑制国家中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三、财政减赤目标难以实现将持续推高政府债务,外部流动性压力上升。被迫启动的双解散议会选举将额外增加2016财年预算支出,同时由于支持经济增长和稳固政权需要,执政联盟可能进一步放松减赤步伐,预计2016财年和2017财年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初级财政赤字率将维持在1.5%,政府负债率升至38.7%和40.4%,2020年进一步升至44.0%。此外,2015年经常项目逆差扩大以及国家总外债负担率升至116.7%的高位,导致澳大利亚外部融资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增至24.3%,且短期内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外部流动性风险上升。
大公维持澳大利亚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的主要理由包括:政府债务规模适中,期限与币种结构良好,融资成本低,2016年和2017年融资需求仅为国内生产总值的4.8%和4.6%,短期偿债压力不大;同时,全球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和澳元很强的汇兑能力将继续支撑澳大利亚外部流动性。综上,大公维持澳大利亚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AAA和AA+,并将密切关注引起评级展望下调因素的变化趋势,适时对信用等级做出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