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不管是价值股还是成长股,在史博的选股评价体系里,只有一条:好公司。据他介绍,“好公司”可以是细分为行业的龙头公司,也可以是公司财务报表稳健、现金充沛、应收账款管理比较理性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一言以蔽之,即为成长性能稳定维持在15%到20%的成熟公司。“即使现在只是中小盘股票,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蓝筹股。”史博说。
从史博管理的南方绩优成长、南方新优享两只基金的重仓股看,2016年四季报显示,前者持仓市值居前的股票有格力电器、中炬高新、华帝股份、华中控股、欧菲光、泸州老窖等;后者持仓市值居前的股票有海康威视、汇川技术、贵阳银行、安信信托、广汇汽车、华东医药等。可见,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票均在前十有一席之地。从近期收益来看,南方绩优成长截至2017年2月24日,近一个月的收益为5.93%,同期南方新优享收益为4.31%。
对于理想标的的选择,史博坚持把对公司的看法与公司当时的股价、总市值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一个理想的标的如果涨得太多,可能就不那么理想了。但一些经营非常稳健、估值比较低、分红派息率比较高,同时从长期看其管理团队、主要管理人都非常能干的公司,我们是愿意重仓持有的。”史博说。
以创业板为例,尽管从去年年底开始,一直处于震荡回调走势。但史博表示,回调更多是与新兴经济、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型的公司紧密相关,仅停留于股票市场内部的波动,并未真实影响上市公司的实际资产价值。“就趋势而言,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应用等投资方向依然没有错。”史博说。
目前来看,创业板公司盈利增长更多来源于大量的并购预期,但随着再融资新规的出台,依赖外延并购、再融资行为提升公司价值的中小企业,其发展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史博表示,实际上,监管部门对于通过外延并购做大实业的行为是支持的,但不希望将外延并购作为主题炒作的形式,进而造成股价大幅波动。“依赖外延并购、再融资升值的企业,可能会存在负面影响,但对一些希望通过外延并购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的企业,整体来讲还是受支持的。”在他看来,创业板震荡回调至今,落入价值区间的成长股数量渐多,甚至有部分产业实现了20%到30%的盈利成长,估值也回到了25倍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