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个人金融

客户服务


可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如何抵御奢侈品的诱惑
 

  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好面子的民族,面子观念无处不在,因此在国民腰包尚未完全鼓起来的时候,对于奢侈品的消费欲望却不断攀升,呈现出未富先奢的状态。不管是年轻的白领,还是普通学生,或者是家长,都舍得花钱买名牌,买高档货,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一些年轻的白领,尤其是女孩子,可能每个月的实际收入才8000元左右,除去基本上生活开支省下来的钱约为4000元左右,但是她们买各种名牌衣服和鞋包等等,却是相当的大方。数千元的衣服鞋帽穿着,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包包背在身上,的确是够吸引目光,然后这种风光的背后是沉重的经济压力,以及无法排遣的虚荣心,因为大部分普通白领的收入或者经济收入并不足以支撑长期的奢侈消费。其实,即使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普通白领的收入应该是中国白领收入的好几倍,并且他们市场上的名牌产品的价格也比中国要低,但是他们在购买这些奢侈品的时候都比较理性,能租就租,如果要买的话,也会控制在自己收入的一定比例之内,或许这点应该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家长们自己一般都不太爱买奢侈品,因为他们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经济压力和艰辛,不过他们对孩子却是极度舍得花钱。曾经有个武汉的80后家长,春节7天,花费3万,其中大部分钱都是为了带女儿旅游和为女儿购买各种名牌衣服和玩具。在现在的城市里,针对儿童的消费才是真正的档次,随随便便一套高档衣服就是上千元,还有各种玩具等等,而偏偏这些高价东西就是卖得相当好,因为家长就是希望孩子过得好,这样家长才有面子。从父母对孩子的爱这个角度来看,为孩子花钱无可厚非,但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只会增长孩子盲目攀比消费的虚荣心,这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家长要为孩子花钱,也应该有个度,那种克制自己消费,却总是给孩子买超出经济实力的名牌去满足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面对越来越多的奢侈品诱惑,消费者应该抱着理性的态度去消费,先看自己有没有必要去消费这些奢侈品,再看自己有没有能力消费这些奢侈品,如果具备这两个条件,那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消费,若是不具备的话,还是谨慎消费为妙。对于大多数个人和家庭来说哦,生活压力不小,赚钱并不容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银率网www.bankrate.com.cn 2012-06-1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