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个人金融

客户服务


可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孩子理财能力如何培养?点滴抓起
 

  我们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理财能力的越来越早龄化也印证了这一点,家长如何让孩子的理财能力得到培养,从平时的习惯和点滴抓起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点,毋庸置疑,就是尽早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中国人习惯于储蓄,储蓄率高达40%,居全世界首位。其实储蓄利率非常低,通常还不及通货膨胀率。想早准备充足的教育金,“富人善于投资,穷人注重消费”,我们要尽早帮助孩子收集适合的教育信息,分析教育费用的变动趋势并估算教育费用。我们要与孩子计算家庭的教育负担:教育负担比=届时子女教育金费用/家庭届时税后收入*100%,如果高于30%,应尽早准备。如孩子希望在国内深造或希望出国留学,所需学费、生活费也有不同。分析不同的教育费用情况,为孩子尽早储教育金,学习使用一些金融理财工具,学会投资,家长慢慢地把理财的方式和方法教会孩子。

  理财意识体现在操作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懂得记录收支情况。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记录收支情况的理财账本。在记账和管理自己的金钱同时,能得到很多感受和收获。同时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家庭的理财和日常消费计划当中,和爸爸妈妈一起记录家庭生活收支,使孩子能区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不同,并定期评价理财计划的结果。当然,鼓励孩子得有所尝,用劳动去赚钱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一些家长会把家务按劳动强度分成不同的价格,如扫地是1元,洗碗是3元,出去买酱油是5元等等,并登记在本子上,每月发一次“工资”,时间长了孩子就能买一两件喜欢的用品或玩具了。如果数目较大,就可以用来储蓄。这个方法其实很多家长都有用过,但是我建议使用这个方法时我们可先限定一个时间比如暑假两个月、半年或一年。一方面我们要让孩子珍惜这种用劳动赚钱的机会,另一方面家长很忙要想长期坚持也不容易,我们的方法是既要培养教育孩子,但也不能事事用钱来衡量,有设定时效性家长容易坚持,没有时效性怕会流于形式,让孩子觉得家长此一时、彼一时也不好。

  除了从生活和形态方面鼓励孩子培养理财能力之外,意识形态培养才是理财能力升华的重点。首先,就是让孩子对金钱有所理解。有时候孩子不知道金钱的感觉,比如上一节40分钟的钢琴课是150元,有时候孩子不知道金钱的多寡,当不专心地上完一节钢琴课后,家长可以举一个例子,让孩子理解金钱的感觉,如:“刚才上钢琴课的150元,如果去超市买食品可以买一推车的食品呢!”也可以有机会去超市买150元的东西时,指着物品告诉孩子这就相当于你一节钢琴课的钱换来的物品。其次,培养金钱的正面作用,例如爱心捐赠。 如果家庭生活比较充裕,不妨让孩子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让儿童参与捐款,献爱心等活动,让孩子体会钱除了可以带给自己物质享受,还可以用一些钱帮助有需要的人,快乐会增加数倍。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日的时候或“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时,我们可以适时地让孩子用一点零花钱送给长辈一件小小的礼物,培养孩子一颗孝敬、感恩的心。

  除此之外,分析能力也是培养意识的重要方法,父母要经常与孩子分析理财的理由:例如相同的一笔钱,买这个品牌还是买那个品牌?买这个型号还是买那个型号?并把它们不同品牌或不同型号的优点缺点列出来进行分析,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理财的理由,家长从旁给予指导,结合家庭经济能力来衡量。这样不但可以建立孩子的金钱观,还会让他们知道钱怎样使用才得当。或者带孩子去旅行,请让孩子参与整个旅行计划的的理财方案,从报名参团费到自费景点门票、购物的规划等,凡是旅行过程的消费的要及时记录、总结与分析,让儿童参与分析、权衡并总结,经常进行这样的理财知识的交流,孩子长大了对单项的理财方案或活动执行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与掌握。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银率网www.bankrate.com.cn 2012-06-2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