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个人金融

客户服务


可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异地分居夫妻月入1.8万 理财一年购房终团圆
 

  古有牛郎织女,今有夫妻分居,人生难免有遗憾。对吴婷婷而言,最近就需要做出一个痛苦的选择,要么选择放弃自己的工作,和老公同在一个城市,要么夫妻长期两地分居。

  吴婷婷在苏州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事业单位上班,每月收入5000元。她和老公2007年结婚,2009年育有一女。今年老公33岁,她30岁。两人本来都在苏州工作生活,但一年前,她老公因工作需要,调往南京了,月收入13000元,有五险一金。每个月,老公都要来回苏州南京4次。

  目前两人有定期存款33万元,活期存款10万元。因为分居两地,各自都要租房生活,开销比较大。婷婷、孩子以及婆婆在苏州生活,每月开销4500元,其中,房租2000元,生活开销2500元。老公在南京与同事合租住房,房租1500元,加上往来车费以及生活费,每月开销3000元。

  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他们打算在南京或是苏州通过公积金贷款,按揭买一套二手房,以方便孩子上学。若是在南京买房,婷婷得辞掉工作,带着孩子去南京,可能会有一段职场空白期。若是在苏州买房,就得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而且住房开销持续不减。

  理财目标:

  1.年底购买一套二手房,预算80万元

  2.为孩子储备大学教育金

  3.有经济能力的话,补充商业保险,增加重疾、养老保障

  “扣除每月必须开支和储蓄,建议剩余财产70%配置货币基金,另外30%做基金定投,一半投资国内A股市场,另一半投资海外市场QDII。”

  案例情况假设

  假设一:如果在南京用先生的公积金贷款买房,可以省去两地租房开支,并且可以避免夫妻长期分居,但可能面临太太找新工作的空窗期。

  假设二:如果在苏州贷款买房,可以省去苏州的租房开支,但夫妻双方还是两地分居,并且公积金不能异地贷款,只能每隔半年到一年提取一次。

  相比之下,笔者更建议在南京购房。

  1、可以用先生的公积金贷款购房;2、不用两地分居,便于家庭和谐;3、太太的收入约占先生的1/3,家庭经济支撑主要依靠先生,太太工作变动带来的损失小于先生。

  资产情况分析

  1、现在夫妻二人准备年底用公积金按揭买房,预算80万元,目前资产共计43万元,如首付40万元,贷款40万元,按贷款20年来推算,每月需还约2600元。先生的公积金按公司、个人各缴纳10%来计算,每月有2600元,正好覆盖每月的按揭贷款。剩余3万元可做应急资金。

  2、目前读大学本科每年按3万元计算,需准备12万元的大学教育金。但考虑到每年约4%~5%的CPI增幅,明年开始孩子读小学,还有13年的准备时间,预估需储备约22万—24万元左右的大学教育金。

  3、根据目前吴女士的家庭状况,适合配置消费型的商业重大疾病险。如果按照20万元保额、保30年来计算,夫妻二人每年共需缴纳4000—4500元的商业保险,每月需储蓄约500元左右。

  如果在南京买房,省去两地租房开支,合并家庭全部开销后,每月收支情况估算如下:

  注:每月购房贷款已和先生的购房公积金2600元相抵消。如太太在南京找到薪资5000/月的工作,每月结余14000元;即便是最差情况,太太找不到工作,也能每月结余9000元(由于意外开支和工资增幅无法预计,以上数据只做参考)。

  可投资产配置

  扣除每月必须的开支和储蓄,建议将剩余财产的70%配置货币基金,因为货币基金是功能类似于银行活期存款,收益却高于银行存款的低风险投资产品。另外的30%做基金定投,一半投资国内A股市场,另一半投资海外市场QDII。

  对中国股市而言,长期看,应是震荡上升的趋势,因此定期定额非常适合长期投资理财计划。

  家庭商业保险的选择,建议购买纯消费型的险种。这类产品保费较为低廉,保额较高,比较适合目前小家庭的财务状况,配置的险种为定期寿险附加重大疾病保险。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9-04)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