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北京圆满闭幕,中国带给世界一个奇迹,让全球享受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体坛盛宴”。在奥运赛事服务保障工作中,那些活跃在场馆周边、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的奥运城市志愿者们,用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北京人民的文明和友好,展示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和友善,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自7月1日至今将近100天时间里,工行北京翠微路支行奥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全行共有7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为群众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及金融特色服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明确思路,规范方案
继去年“奥运城市志愿者十一服务周”志愿服务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以来,该行团委将今年的工作重点放在奥运志愿服务上,并结合奥运期间观赛群众较多的特点,研究确立既能充分发挥城市志愿服务站的功能,又能使服务站切实起到宣传、便民作用的工作思路,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工作各环节不脱钩、不遗漏。同时,为方便观赛群众了解观赛路线及每天的赛事进程,志愿者们还提早打印了奥运期间的赛事时间表,制作了各奥运场馆位置分布、乘车路线等展板。
● 搭建队伍,强壮本领
“志愿者代表着奥林匹克精神”、“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一届成功的奥运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该行团委高度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从机关以及网点团员青年中选择一批有志愿服务意愿、各方面表现优异的青年骨干充实到志愿服务队伍,尤其注重吸收一批英语基础较好、从事过志愿服务的青年团员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为打造一支高水平、有能力、有特点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在时间紧、任务重,又不能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支行认真组织青年志愿者骨干开展岗前培训,熟悉奥运相关知识,掌握志愿者服务工作规范,了解站点周边地理状况、旅游景点、商业网点、公交路线等便民信息,并选派10余名骨干志愿者参加北京市红十字会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应急服务培训。为了能与残疾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向残疾朋友提供更贴心便捷的服务,20余名志愿者还开展了手语学习。
● 发挥优势,凸现特色 特色服务出亮点。作为金融系统窗口行业的城市志愿者,该行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及知识技能,走近市民,提供便民服务,解答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而又缺乏相关知识的疑惑,通过自制的宣传背板向市民展示各种常见的外汇票样,并通过与市民互动交流的方式讲解一些基础的外汇政策常识。
便民服务好口碑。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志愿者自制了提示板,将每天的天气情况写在上面,提醒路人防晒避雨。在志愿服务期间,赶上天气突变,志愿者们顾不上自己避雨,忙着将“爱心伞”借给着急出门未带雨具的人们,路过站点的市民只需要登记一下姓名,留下一个电话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免费借用便民伞,并可在海淀区内任意一个站点自由借伞、还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