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
|
网上银行现时有那些服务提供呢? |
答:
|
个人网银:
|
账户查询,转账,预约转账,定期,外汇买卖,余额调剂,代理缴费,信用卡还
|
|
款,网上证券,汇款(预结汇/非预结汇)。
|
企业网银:
|
账户查询,转账,预约转账,定期,外汇买卖,余额调剂,汇款,网上工资发薪。
|
|
|
|
2.问:
|
申请网上银行需要什么资格呢? |
答:
|
申请人必须为中国工商银行(澳门)的客户及拥有澳门币/港币/美元活期账户。 |
|
|
3.问:
|
工行网上银行服务是否需要收取年费呢? |
答:
|
网上银行服务暂时无需缴付年费。 |
|
|
4.问:
|
如何登录中国工商银行(澳门)的网上银行服务? |
答:
|
客户可浏览中国工商银行(澳门)网址:www.icbc.com.mo,然后于页面左方选择「个人网上银行」或「企业网上银行」,便会显示登录网银版面。 |
|
|
5.问:
|
新注册网上银行客户如何登入网上银行呢? |
答:
|
首次登入网银注意要点:
A.账号 / 别名:19位账号 例如:0108000100000123456
B.登录密码
C.验证码:输入跟右边显示相同的4位数字 |
|
|
6.问:
|
新客户登入网银时,首次修改登录密码应需注意什么呢? |
答:
|
首次登入网银后更改密码注意要点:
A.原密码:6位数字
B.新密码:6 - 30位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英文字母有大小楷之分)
C.证件号码:只输入英文字母及数字,不包括()﹑/ 等符号,例如:A123456 |
|
|
7.问:
|
若在一天内连续错误输入多次登录密码,应需如何处理? |
答:
|
如在一天内连续错误输入3次登录密码(累计),登录密码将被暂时冻结,次日自动解冻。若登录密码连续错误输入次数累计至10次,则会被永久冻结。客户需要亲临支行办理重置密码,方能继续使用网银服务。 |
|
|
8.问:
|
若客户遗忘了登录密码,该怎么办呢? |
答:
|
客户只需亲临就近支行办理重置登录密码便可。 |
|
|
9.问:
|
电子银行口令卡是如何操作呢? |
答:
|
电子银行口令卡输入步骤:
A.提交交易申请﹔
B.根据网银页面提示的口令卡座标,例如:D4 H5,刮掉口令卡上所对应的D4及H5座标的银色覆膜﹔
C.按座标显示的顺序输入6位数字 (如D4是123,H5是852,即输入123852)。
|
|
|
10.问:
|
电子银行口令卡是否可永久使用呢? |
答:
|
电子银行口令卡上已刮开的密码会被重复使用,每张口令卡可使用1000次。超过使用次数便不能使用,需前往支行办理更换口令卡手续。 |
|
|
11.问:
|
为何需要设置网银登录别名? |
答:
|
设定登录别名的好处是客户无需紧记复杂的19位账号。
设定登录别名的步骤:
A.首先登录个人网上银行﹔
B.选择「客户服务」下的「设置登录方式」﹔
C.勾选「用户名登录+网银登录密码」﹔
D.输入自订的6-15位字母或字母跟数字的组合(英文字母有大小楷之分)﹔
E.按确认修改后,出现成功讯息。
客户设置登录别名后,仍可使用原来的主账号登入网银。 |
|
|
12.问:
|
若对网上银行服务有任何疑问,该如何查询呢? |
答:
|
客户可于办公时间内致电889-95588或发送电邮至webmaster@icbc.com.mo查询。 |
|
|
13.问:
|
为何不能进入网上银行登录首页或在密码栏位无法输入呢?
|
答:
|
若客户之前从未访问过工行网站,于登录首页内可能会出现:「这个网站可能要求下列的Active X控制项:来自‘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的‘中国工商银行安全控件(请您选择安装)’,请按这里安装」的字句。
安装步骤:1. 客户可将滑鼠指向登录画面上重要提示内「系统设置指南」字句并按下。2. 选择“安装Active X控制项”,安装由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签发的电子证书,便可通过一个加密的渠道登录工行的网上银行。
如果首次登录还有问题,请点击此处查询详细信息。
|
|
|
14.问:
|
“U盾”是什么呢? |
答:
|
U盾是工行获得国家专利的安全产品,是用于网上银行电子签名和数字认证的工具,通过确保网上交易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保障您的资金安全。
|
|
|
15.问:
|
为何客户要选用电子证书 “U盾” 呢? |
答:
|
选择使用U盾的原因:
A. 交易更安全 – 拥有U盾,客户办理网上银行业务时,不用再担心骇客﹑假网站﹑木马病毒等各种风险,U盾可以保障客户的网上银行资金安全。
B. 支付更方便 – 拥有U盾,客户于网上交易时可享受更高的支付额。 |
|
|
16.问:
|
电子证书 “U盾” 要收费吗? |
答:
|
目前U盾暂时无需缴付年费,但开户时必需缴付MOP$100购买费。 |
|
|
17.问:
|
电子证书 “U盾”是如何进行更新版本的处理呢? |
答:
|
U盾的更新步骤:
A. 将U盾插在电脑USB接口﹔
B. 登录个人网上银行,选择「客户服务 – U盾管理 – U盾自助更新」﹔
C. 显示下载证书的页面,点击「开始下载」﹔
D. 在输入密码提示框中输入证书密码,点击「确定」按钮继续下载﹔
E. 证书更新成功,显示证书ID和到期时间等讯息,服务器起始日为当天,服务期顺延5年。 |
|
|
18.问:
|
电子证书 “U盾”是如何设置密码修改呢? |
答:
|
U盾密码的更新步骤:登录个人网上银行后,在「客户服务 – U盾管理 – 个人U盾密码修改」内修改U盾密码。 |
|
|
19.问:
|
若客户遗失了「电子银行口令卡」或「电子证书 “U盾”」,该怎么办呢? |
答:
|
无论是澳门或国内的网上银行客户,若遗失了「电子银行口令卡」或「电子证书 “U盾”」,客户到申请服务所属地的任何一间工行补领。 |
|
|
20.问:
|
如果客户于内地工行拥有账户,于中国工商银行(澳门)申请网银后能否查询内地相关的账户资料呢? |
答:
|
暂时无法提供中国工商银行(澳门)之外的工行账户查询功能。 |
|
|
21.问:
|
中国工商银行(澳门)网上银行所用的“U盾”是否同样于内地的工行网银通用呢? |
答:
|
中国工商银行(澳门)的电子证书“U盾”:只限于澳门网银内使用
内地工行的电子证书“U盾”:澳门及内地的网银均可使用 |
|
|
22.问:
|
「电子银行口令卡」和「电子证书U盾」能否利用邮寄方法给予新客户吗? |
答:
|
客户必须亲身前往支行柜台索取「电子银行口令卡」和「电子证书U盾」。 |
|
|
23.问:
|
网上银行增加账户数量是否有上限呢? |
答:
|
目前网上银行增加账户数量是没限制。 |
|
|
24.问:
|
网上银行能够进行账户增加或删除的操作处理吗? |
答:
|
个人网银客户可于网上自行进行增加或删除账户的处理,但该账户只能进行账户
查询,若需要进行账户交易的处理,必须亲身前往柜台办理。 |
|
|
25.问:
|
为何输入电子口令卡密码后, 依然无法登录网上银行? |
答:
|
原因一:
|
必须于90秒内输入电子口令卡密码,否则需要重新输入。
|
原因二:
|
若重复错误输入电子口令卡密码或显示座标后而没有输入电子口令卡密码,并于当日
|
|
累计5次时,电子银行口令卡状态将会变成临时冻结,并于次日自动解冻。若连续错误输入次数累计至10次时,电子银行口令卡状态将会变成永久冻结,客户必须亲临柜台办理更换新的电子银行口令卡。
|
|
|
|
26.问:
|
联名账户追加网银是否需要2人一同签署? |
答:
|
若追加联名账户(A or B签署模式)至网上银行服务,其中一方申请网银服务时,无需另一方签署。 |
|
|
27.问:
|
若忘记建立的用户别名可怎样解决? |
答:
|
客户可使用其19位主账户登录网银服务,然后于「客户服务-个性化定制-设置登录方式」内找回已经建立的用户名。 |
|
|
28.问:
|
人民币账户可否追加入网银? |
答:
|
人民币账户可追加至网银服务,但只限成为网银附属账户,基本账户币种必须为澳门币或港币。 |
|
|
29.问:
|
客户透过网银使用了「他行信用卡付款」或者代缴水电费等功能后,如何确认交易是否处理成功? |
答:
|
客户若透过网银使用「他行信用卡付款」或者代缴水电费等功能时,遇到提示“口令服务系统无响应”错误,怀疑因系统问题引致付款失败时,可先查询扣账账户明细,确认是否成功扣款,便可确认交易。 |
|
|
30.问:
|
「代理缴费」中缴交保险费时,于账单编号栏内该输入甚么? |
答:
|
请于账单编号栏内应输入保险号码。 |
|
|
31.问:
|
企业汇款的SWIFT CODE 可于网银甚么地方输入? |
答:
|
企业汇款的SWIFT CODE可于「付款业务-汇款-提交汇款指令」的「收款银行SWIFT代码」内输入。 |
|
|
32.问:
|
定期单可否于网银内进行更改或提取? |
答:
|
定期单只可于网上银行服务内作查询用途。 |
|
|
33.问:
|
若股票结算账户已签订余额调剂协议,当进行买卖股票时账户金额不足,会否自动调拨? |
答:
|
不会自动进行调拨。由于网上股票的结算账户不可出现负数金额,所以当进行买卖股票时账户金额不足,便无法成交。 |
|
|
34.问:
|
若为什么客户于网银提交汇款时没有任何有关需要收取中间行费用的提示? |
答:
|
由于网银的汇款是需要后期进行汇款路径选择的,因不同的汇款路径收费不同,所以于网银端无法先行向客户展示具体收费,然而,我行在后台系统处理汇款时,会为客户选择最优惠、最快捷的汇款路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