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4日 21:37
二线城市楼市库存下降,看好未来预期,房企纷纷加快在二线城市拿地,土地市场供应积极。上周二线城市土地供应量显著增加。
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二线代表城市上周共推出土地88宗,较前一周增加35宗,推出面积418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79%。与此相比,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继续沉寂,除上海推出1万平方米小地块外,京广深均无土地推出。
不过二线城市在成交方面正呈现出量跌价升的态势。二线城市上周土地成交30宗,较前一周减少29宗,成交面积13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1%。在成交量下滑的前提下,二线城市土地成交总额138亿元,环比增长20%,由此可知土地出让价格整体上涨。
在重点二线城市的热门区域,近期起始楼面价频频刷新纪录,“地王”现象从京沪向二线城市蔓延。16日,南京猴年首场土拍上演地王争夺战,超过30家企业激烈竞争,最终收金近93亿元,招商地产以楼面价29899元/平方米的价格刷新相关区域纪录。
近日苏州吴江区推出的4宗综合条件优越的地块,起拍价达11428元/平方米,建成项目也将提升该区域楼市价格水平。23日,杭州成交2宗宅地,总建筑面积约为13.96万平方米,出让金达45.72亿元,其中一处地块以45368元/平方米的价格刷新今年1月刚创下的单价记录。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土地市场的活跃主要与二线城市楼市预期好相关。易居研究院报告称,2015年下半年开始,其监测的全国35个城市库存规模已连续5个月环比下跌、连续7个月同比下跌,对于此类市场表现好的城市而言,应主动从“去库存”战略切换到“补库存”战略上来。南京,苏州,杭州等二线城市均属于此列。
严跃进认为,库存下降,市场预期较好,加之二线城市土地价格相比于一线城市较低,二线城市地王频现状况还会持续下去。
严跃进同时表示,土地交易不像房地产市场交易那样平滑,土地市场活跃与否和供地节奏有关,地方政府需要有一个相对平稳的土地供应节奏,这可以避免市场交易出现大波动,防止“地王”频现进而推高房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