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指数围绕着3000点持续震荡,市场对于A股后市的走势也出现不同预期。当下,投资者该选择进攻抑或防守?市场的投资机遇在哪里?日前,融通基金投资总监、融通国企改革新机遇拟任基金经理商小虎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市场短期内还难以反转,但市场的左侧布局机会正逐步显现,国企改革可能是下一阶段的重大投资主线。
商小虎坦言,从大逻辑看,宏观经济仍处在转型的阵痛期,增速将有所下滑,企业盈利短期难看到改善,但市场对于这些因素已有充分预期。此外,货币政策目前维持中性偏稳健的状态,综合国内外的各项因素,短期内难看到全面的降准降息。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将带动市场风险偏好的提振,新变量也将更多地出现在国企改革或者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商小虎进一步指出,因为改革需要时间,导致市场对于未来的改革成果仍存在预期差,所以整体而言,市场的合力仍稍显不足,尚难形成反转,但这恰恰是左侧布局的良机。
商小虎认为,在目前阶段可以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因为国企改革本身关系到改革全局的成败,所以它具备较高的政策方向上的确定性。而融通基金针对今年的市场提出“确定性资产溢价”的投资策略,这从前期的供给侧改革主题板块、新能源汽车等板块的表现可以得到佐证,而国企改革是下一个具有高度确定性的方向。
商小虎表示,就时点看,国企改革目前正进入全面落地阶段。伴随着近期央企重组为代表的央企改革和上海的国企改革不断加快,国企改革将全面铺开。就估值看,客观讲每轮改革都存在利益博弈,因此国企改革指数的板块估值从目前来看,仍低于A股的整体估值(除金融板块以外)。而就今年的市场行情看,低估值的板块在后续反而存在更高的安全边际,这也可以从今年4月的消费板块和8月的银行地产板块的上涨行情中得到证实。
具体策略上,商小虎强调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选择国家改革战略、国务院改革重点和操作方式这三大维度选股。他指出,每两个维度的交集就是投资机会,如央企重组、国资运营平台、去产能行业、地方国资等机会。对于央企重组和国资运营平台,融通基金会根据上市公司中央企的战略地位、公司的体量和经营状况、已公布试点公司的特征以及市值等因素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潜在的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