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上投摩根基金联合《大众理财顾问》杂志在北京举办“上投摩根国际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洞见趋势,领先配置”,多名重量级嘉宾围绕国际投资新趋势、多元资产配置策略作了精彩演讲。和讯基金作为特邀财经媒体对论坛进行图文报道。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客户投资组合经理帅仕伟在论坛演讲中表示,新兴市场相对成熟市场经济增速明显。如果今年开始投资股票,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更具有投资潜力。
以下为帅仕伟演讲实录:
这个时代站在资产配置的角度,股票是大家不可或缺的配置资产,中国也是一个大家不可以遗忘的市场。为什么?今天我会通过四个角度来给大家讲解上投摩根中国世纪的研发概念和投资理念。
首先,这个世纪,仍属中国。
我们不能仅仅说中国好,要跟世界上其他的成熟经济做比较。这里的标题是“全球复苏仍显迟缓”,我们认为全球面临三低问题:低通膨,低企业盈利增长,低利率。全球经济体可简单分为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走势亦步亦趋。2000年美国科技泡沫化到2008年金融危机这个区段,新兴市场表现比成熟市场增速快很多。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美国为首的成熟市场的复苏状况明显。但是到2016年刚好两个8年的时间,这个状况又做了一次反转。这代表什么?新兴市场相对成熟市场经济增速明显。如果今年开始投资股票,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更具有投资潜力。
投资一个市场时最在意是什么?是这个市场够不够大,钱进出有没有问题,也就是流动性。亚洲在全球经济体里面早就超过英国、欧非中东甚至拉美,如今已经开始对焦美国。可见市场确实对亚洲有青睐的迹象,而亚洲中市值最大部分,大约47%主要来自于中国市场。如果把新兴亚洲和成熟亚洲加起来,中国市场的市值约占60%。由此可见,可投资的中国市场不仅大,而且流动性好,非常值得投资者关注。
为什么现在开始有资金流入?当你做全球布局和投资的时候,你比的是相对价值。以前在国内大家都会说中国经济增速变缓,过往的双位增速到现在可能变为单位6.5%,明年预期6%。但是和同一时期其他的经济体做比较就很明显了,今年以来,新兴市场的外国投资者资金流入比成熟市场高。成熟市场面临经济增速非常缓慢,包括美国和欧元区。而新兴市场担心是高增长,高通胀。但是,中国的CPI指数控制在温和的2个百分比,而同一个时期新兴市场、拉美存在高通胀。所以,相对比较来看,其实中国经济增速是领先全球的,而且通胀是缓和的。
中国的宏观条件和相对价值被突显出来之后,我们看看股票市场。大家最在意的数字,第一,是PE,看股票贵不贵。第二,是企业获利,是支撑股价最大的原动力。从这两个因素做简单的分析,你会发现中国市场的股票估值相对欧美较低。如果你买股票型的基金,一定要买未来弹性比较大的。所以中国市场的相对价值在这里反而被突显出来。如果PE升高了,股票价格上升了,那么未来支撑股票的原动力,就是企业盈利。如果将中国企业盈利增长率和欧洲、美国、亚洲(除日本)的其他国家做比较,就会发现中国企业的获利仍然维持在不错的水平。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转型的中国,应该发掘趋势下的哪些优质企业。
中国是一个有相对投资价值的地区,但并不是每一个标的都值得投资。中国跟以前不一样,中国正在升级,在这样升级的大主题之下,哪一些优质企业是我们将来值得投资的标的?以前基本的衣食住行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可现在的中国居民消费概念已经升级。衣,以前要穿得暖,现在还要时尚;食,以前要吃得饱,现在还需吃得好。在这样新经济的条件下,中国新的企业标的需要随之升级。
2025年中国的十大领域,也就是未来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些具有投资机会的产业,包括信息技术、机器人、医疗、器材、新材料等部分。新经济概念产业兴起,发掘转型中国下的优质企业是必然趋势。
前面讲了中国企业有相对投资价值,我们投资主题是中国升级,供需条件升级。第三个部分,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投资中国,为什么还要全球布局?
以前投资中国,A股已经可以满足所有投资人的需求,但是现在随着中国优质企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投资中国企业必须要有全球布局的概念。目前可投资的中国企业不超过3000家,可是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可投资的标的超过4300家(截至2016年4月29日)。可投资市场从以前的上海、深圳两地,延伸到香港、美国、伦敦、新加坡、加拿大、德国等。中国企业已经走向世界,所以如果现在想要做真正的企业覆盖,一定要有全球布局的观念。
横跨不同市场,不同时区,不同宏观条件,各国的资本市场结构也有所不同。 A股市场散户比较多,换手率也比较高。如果把资本市场结构做一个拆解,简单地用散户与机构投资人做二分法,中国A股散户大概超过45%,接近一半。这是中国A股一个特性。可是同一个时期,同样一个中国概念的投资之下,海外投资是不一样的。香港H股的部分,散户只有不到1/4,股价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换页符]]
不同地区的股市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所以现在投资中国不能光靠基本面选股,还有大类资产配置和区域配置。如果仅仅是一只单纯的QDII基金,无法参与到A股市场的成长。当2015年上半年A股大牛市时,A股表现与海外中概股的表现有明显的落差。同理,一个纯A股基金,也是不能投资海外中概股的。今年以来A股震荡,尤其年初表现比较差,但是同一个时间MSCI金龙指数现比A股好很多。那应该怎么投资呢?上投摩根中国世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是一款涵盖多地、灵活投资的配置型基金,可以分享全球中国企业在不同时期轮涨的成果,并且力争做到分散风险。
接下来讲一下,为什么说上投摩根中国世纪基金可以真正帮助到投资人投资中国优质企业呢?
如前面所说,全球处于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海外资金开始流向新兴市场,中国是新兴市场中经济较为活跃、同时受到改革、创新驱动的市场。近期,我们看到港股近期持续上涨,国内机构配置低估值、高股息优质资产,以及规避汇率波动的需求在不断攀升。在沪港通放开了资金南下的上限后,累计有2700亿流向了港股,相应的,港股高股息率,估值、增速匹配的价值成长股获得了资金追捧。
而上投摩根中国世纪基金是一款在全球市场范围内选择转型中国中的优秀公司,充分分享中国成长所带来的资本收益;把握海外优质、稀缺、相对便宜的公司投资机会,为投资人争取企业增长的阿尔法收益,帮助投资人做全球化的产业投资的基金。它不是纯的QDII基金,也不是纯的A股基金,是一只真正做到中国优质企业全覆盖的全球QDII基金,涵盖区域包括A股、香港中资股、美国中概股,还有其他地区优质中国企业股。上投摩根中国世纪基金的产品定位是结合大类资产配置、基本面选股做一个资产构建。
从投资流程来看,我们上有资产配置,下有基本面选股,中间结合投资组合。什么叫做资产配置?一开始建构投资组合的时候,我们团队会先决定股票和现金管理的比例。怎么判定这个比例?我们会用全球经济周期做判断。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循环,会经历经济繁荣、衰退、触底,复苏再到繁荣。在这个循环里面我们要透过经济周期讯号来判断。理论上经济触底之前,在开始往下走的时候,是适合股票加仓的; 而随着经济复苏到繁荣,股票策略来讲相对比较保守,而现金管理是需要增加的部分,这就是我们的投资概念。
在我们做完大类资产配置以后,可以涵盖的市场是有分散性,也有互补性的。今天A股涨,可以灵活配置到A股;下半年如果海外中概股涨,可以灵活配置到海外中概股。这样就可以分享各地市场轮动的机会。再缩小来看。有了市场和不同的区域,我们在企业配置上也会做出相对价值的比较,例如A股和H股价差。两地上市的企业,我们会选择估值上较便宜的一个标的。中国居民投不到的一些好的标的,海外的稀缺标的也都会在我们配置的筛选里面。
最后,介绍一下上投摩根中国世纪这只产品三大不可忽略的优势。
首先,它突破地域限制,把握中国机遇。通过上投摩根稀缺QDII额度、沪港通及即将开通的深港通领先布局,突破地域壁垒,实现对优质中国公司的全球追踪;多地区、多货币的投资策略,有效分散市场风险;投资于海外市场的比例可高达基金资产的50%。
其次,它具有严谨投资流程,其仓位灵活调整。它是上投摩根主动管理的多市场灵活配置型基金, 自上而下构建大类资产配置和自下而上灵活选股;基金经理可以灵活调整仓位,在大类资产配置上自由进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第三点,该基金精选稀缺标的,发掘估值洼地。该基金立足于对本土市场的理解,挖掘多市场价值洼地,发掘蕴藏在海外的A股稀缺标的;领先布局于港股,把握深港通的催化效应。
上投摩根中国世纪基金于9月29日-11月4日发行,投资者可通过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上投摩根官方指定渠道进行认购。
今天能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投资心得我深感荣幸,希望今天的演讲可以给大家在投资道路上一些帮助和启发,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