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多领域数据向好 折射经济平稳开局暖意浓
2025年开年以来,从客流、物流稳步增长到“以旧换新”火爆、文旅消费升温,再到资金活水涌动,多个领域数据向好,有些细分领域数据甚至创出新高。专家认为,数据向好折射出多个行业需求转暖,依托于科技创新、政策支撑的新业态新场景将不断涌现。中国经济韧性好、活力足基础巩固,整体回升向好大势不改,春意渐浓。
·划入无形资产范畴 碳排放权交易税收政策明确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等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执行口径”,回答了碳排放权交易、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适用何种增值税税目。国家税务总局明确,纳税人发生碳排放权交易、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应按销售“无形资产-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配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适用6%税率。这一规定正式将碳排放权、核证自愿减排量划入无形资产范畴,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税收征管提供了明确依据,推动碳市场规范发展。
·聚焦核心资产 机构关注这些方向
展望后市,业内机构认为,高度依赖资金接力的纯主题板块未来可持续性有限,料市场会更加聚焦明确的产业逻辑兑现。机构认为,基于接下来较长时间可能都维持科技成长风格内部轮动的研判,在具体布局方面,除AI方向的国产算力链、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AI应用、以及端侧AI之外,传统核心资产中的锂电和创新药亦值得关注;债市及大宗商品方面,降准降息仍然可期,“黄金热”有望持续升温。
上海证券报
·多起并购重组开启“落地”进程 券业新格局呼之欲出
证券行业新一轮并购浪潮涌动。在监管政策鼓励下,多家券商积极推进收购合并计划。截至目前,已有“国联+民生”“国泰君安+海通”“浙商+国都”等多起券商并购重组,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即将或已经步入整合实施阶段。券业并购重组浪潮正从规划走向实操,整合成为“重头戏”。业内人士认为,券商并购整合要真正实现“1+1>2”,关键在于战略协同、资源整合及文化融合,合并后应明确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实现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
·谋求量价利平衡 多家上市酒企部分产品停止供货
自1月起的酒企停止部分产品供货行动,日前达到一个小高潮,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今世缘、酒鬼酒等上市酒企参与其中。开年不满2个月,酒企缘何纷纷停止供货?对此,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认为,这是酒企对新周期“库存高企”的回应。同时,通过控制市场存货,以稳住不断下滑的市场实际成交价,进而维持品牌价值。“如今,酒企在控量保价、降速保价等层面上达成共识,意味着酒业新周期出现拐点,白酒市场有望回暖。”
·科技主线热度持续高企 板块内部轮动或加速
上周,A股市场整体走强,科技板块呈现爆发式上涨,AI产业链从上游算力到下游应用均掀起涨停潮,交易资金进一步向科技股集中。机构认为,当前科技板块的成交拥挤度已上升至历史高位,后续板块内部的交易逻辑将逐渐转向基本面。从大势来看,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资金风险偏好回暖的背景下,A股有望延续上升趋势。
证券时报
·今年经济增速预期设在5%左右 CPI目标有望更具刚性
发展预期目标如何设定是每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将围绕相关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也面临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等挑战。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聚焦发展主要预期目标,2025年全年经济增速或设定为5%左右,CPI增速目标可考虑从过去多年的3%调整为2%,但应更具刚性。同时,今年国际收支有望保持基本平衡,随着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25年全球资本重估中国科技,可能引导更多的全球资金流入中国。
·政策多次纠偏 地方招商“内卷”能否迎来破局?
从清理涉税招商、叫停地方各类奖补招商引资,到规范“基金招商”,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国家层面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接连出台多项政策,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许多地方长达10多年的传统招商模式因此受到挑战,招商思路也亟待革新。事实上,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进阶”,从依赖行政资源逐步转向借力市场力量。如今,在打破招商“内卷”的政策指引下,如何适应招商新常态、探索创新招商方式,已成为各地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期调研中,多位地方一线招商人员表示,长远来看,叫停过度行政化的招商方式能为地方招商“减负”,促使招商回归理性,推动地方政府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通用大模型荐股渐成气候 应否纳入牌照监管引争议
当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通过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来寻求关于股票与基金的投资建议,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通用大模型荐股荐基是否应纳入证券投资咨询牌照监管?这一问题之所以引发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利用AI平台提供的投资建议来买卖股票或基金的投资者逐渐增多,这种情形可能构成了证券投资咨询活动;另一方面,当前大模型为通用大模型,更多体现的是“工具”属性,技术中立或又成为不纳入证券投顾牌照监管的理由。对此,记者采访多名券商人士了解到,其中既有“应统一监管”的呼声,也有认为管理不宜“一刀切”的观点。未来,监管部门将在AI投顾业态中扮演怎样的监管角色,并探索出有效可行的治理路径,值得持续关注。
证券日报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交所启动百家民企大调研
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强调了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明确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信号。在此背景下,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迅速行动,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开启新一轮的民营上市公司调研行动。据悉,上交所计划在3月底前走进百家民营沪市公司,深入一线问计问需,真正将政策从纸面落实到“生产线”,切实把思路和方法聚焦到做好民营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
·地方政府化债工作提速 多家环保企业现金流改善
去年11月份,中央出台财政“组合拳”,新增6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额度,并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随着各地推进债务化解工作,记者注意到,一批上市环保企业也因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的持续进行而受益。这些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得到改善,现金流状况随之增强。
·2025年民航春运收官 旅客运输量和航班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2月23日,中国民航局发布2025年春运期间(1月14日至2月22日)相关运输数据,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9020万人次,日均225.5万人次,较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7.4%,累计保障航班73.9万班,日均1.85万班,比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8.3%,旅客运输量和航班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国航班正常率94%,比2024年春运同期增加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今年民航春运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民航运输需求平稳增长;二是高峰出现在春节假期;三是运输组织更加优化;四是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总体而言,优质的民航服务拉动国内国际消费需求进一步增长。”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行业发展部总经理赵楠对记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