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理财

您所在的位置:
广州发布“供应链畅通13条”,“陆海空铁”多式联运稳国际供应链
 

  3月25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广州发布《广州市促进外贸供应链畅通若干措施》(下称“供应链畅通13条”),着力提升国际供应链的便捷度、强化外贸供应链的保障能级和提档国际供应链的服务水平。

  今年,广州外贸开局呈现平稳增长趋势。今年前两个月,广州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1%,开行中欧班列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广州港外贸集装箱保持增长态势,完成吞吐量148万TEU,增长13.52%。

  但不少外贸企业仍面临“缺、堵、涨”等供应链难题。

  广州因此提出加强供需对接的举措,通过提升海陆空的货运能力,完善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广州国际物流枢纽能级。此外,广州还将再造供应链流程,突出“多式联运”的物流模式、“高效便捷”的通关模式的创新。

  “陆海空铁”多式联运畅通供应链

  受疫情影响,外贸供应链畅通的瓶颈问题日益显现,这是制约当前外贸发展的突出问题。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提出了缓解外贸供应链压力的政策举措。

  作为中国最大的珠宝钻石生产加工基地,广州番禺的供应链难题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

  “疫情对跨境物流产生影响,番禺的珠宝钻石进出口出现了一定阻滞,一方面企业生产的大量海外订单产品等待出口,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的生产原材料等待进口。”广州钻石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伟章说。

  广州更多的外贸企业还面临疫情导致的缺柜、缺箱等问题,港口码头、机场、跨境货物运输作业点防控措施提档升级,海运船期拉长,进出口货物积压等问题,以及全球“陆海空铁”运输费飙升,中小外贸企业与物流公司供需信息不对称,运价成本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等问题。

  对此,广州出台“供应链畅通13条”,构建信息直达、供需对接、多式联运、便捷通关、规范管理、合力保障的精准供应链畅通体系。

  打通堵点方面,广州着眼于促进中小外贸企业与物流公司的供需对接。例如,多措并举促成外贸企业与船运、航空、铁路运营方以及货代企业面对面对接,推动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用好外综服数字化物流平台,加快建设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通关、物流全链条信息互通共享。

  广东丑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对接船舶、航空公司及大的货代专家,通过平台系统的大数据分析给外贸企业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其董事长吴文博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用户能够通过平台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成本,受疫情影响,外贸企业用户数量增长非常快。

  “未来,我们希望大量的船舶公司和航空公司能与物流科技平台对接,通过零差价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运输便利化问题。”吴文博说。

  破解难点方面,广州重点提升空、海和陆的货运能力,完善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广州国际物流枢纽能级。广州空港委副主任陈恒透露,广州将加快出台新一版的广州市航空货运航线补贴政策,加快提升航空货运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白云机场西区货站、南航国际货站二期等重点航空物流配套设施建设。

  海运方面,广州支持全球班轮公司在广州港新增外贸班轮航线,加强与国际航运公司的协调对接,加快空柜周转率,提高集运市场整体效率。2021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47万标箱,新增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21条,分别位列国际港口第四、第五位。

  广州市港务局一级调研员(市管)马新志透露,今年4月起,广州市港务局将取消港口设施保安费的政府定价,进一步减并港口收费项目,同时开展广州港集装箱运输扶持奖励工作,扶持奖励这一政策经市政府同意还将实施三年。

  陆运方面,广州推动中欧中亚班列提质扩容,满足企业个性化物流需求,提高国际物流中转效率。此外,广州还将激发创新点,提档国际供应链的服务水平,实现供应链畅通流程再造。例如,广州将创新“多式联运”的物流模式,以南沙港疏港铁路开通为契机,发展公铁、空铁、海铁、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

  “广州采取港口之间货物的调拨流转,增设对接点、增加运输的配合班次等,有效舒缓了进出口的困难。3月23日,我们有两个增开的珠宝钻石的押运车次,创造了当天50亿元人民币的货物进出口纪录。”梁伟章说。

  强化“湾区一港通”、中欧班列作用

  广州海关发挥南沙枢纽港国际航线资源与珠江沿江内河码头的联通作用,创新推出“湾区一港通”模式。

  通过“湾区一港通”模式,经南沙港进出口的货物可以在珠江内河码头办理海关申报、验放手续,在南沙港直接装卸国际航行船舶,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化,实现进出口货物全天候快速通关。

  广州海关口岸监管处二级调研员梁穗明透露,“湾区一港通”项目以南沙港为枢纽港,吸引12个珠江沿江码头作为支线港,覆盖广州、佛山、云浮、肇庆、中山5个地市。2021年,通过该项目出口货物28647标箱;今年1-2月,出口货物8529标箱。

  “此举便利了外贸企业根据船舶航次提前办理通关手续,更准确地估算物流时间,灵活安排仓储物流周期,享受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也有利于南沙港和珠江沿江码头航运资源的互补,进一步盘活珠三角水路运力。”梁穗明表示。

  广州海关还出台28条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例如,支持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保障大宗商品便捷通关,支持大宗资源性农产品和优质种质资源进口。

  陆运方面,广州海关进一步服务发挥中欧班列铁路货运在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中的作用,出台多项举措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今年前2个月,广州中欧班列(大朗)已开行出口班列21列,发运2100标箱,货重11279吨,同比均增长3成以上。

  黄埔海关则采取拓点、扩线、联网的相关措施,发挥中欧班列作用,拓宽进出口物流渠道,有力支持广州市物流供应链稳定。在原有的东莞石龙、东莞常平两个中欧班列站点之上,2021年黄埔海关顺利开行黄埔新港、增城西站中欧班列,目前辖区已有4个始发站点。

  黄埔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蔡羿玮表示,“增城西站站点设在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该枢纽是国家、广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重大项目,我们正助其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班列集结中心。”

  2021年5月25日,增城西站开行首趟班列,截至2022年3月24日,已发出国际班列106列,申报出口标箱超1万个,出口货值4亿多美元。目前,增城西站已开拓了11条线路,顺利开行广州增城至越南、老挝、德国、挪威等国际班列,打通“中国—欧洲”“中国—东盟”大通道。

  蔡羿玮认为,“中欧班列凭借着自身‘价美’‘高效’‘便捷’等优势,在疫情中实现了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全球物流供应链的重要力量。”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柳宁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