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理财中,最忌讳的是跟风炒。比方说,看见房子涨价,就一窝蜂去买房子,不管什么价位,只要是房子就去买;大家说黄金会涨价,储存黄金可以抵御通胀,专家说黄金会涨到5000美元,就去抢购黄金。什么涨价去买什么,最后发展到连食盐这样遍地都是的食品都被哄抢一空。这不是很可笑的事吗?其实,家庭理财,应该回避资本正在炒作的东西,这些东西能够被资本炒起来,总有一天价格会大幅下跌。大家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有钱赚的事,有谁会去市场上到处吆喝,先告诉别人?那不是明摆着的事吗?大家想想,天上会下钞票吗?我的一位老家朋友,收藏白酒长达30年,从没跟谁提起过,只是现在白酒拍出了高价,才将自己的收藏公布于世。这种悄悄赚钱的事,才是最小众的长线获利的可靠保证。
中国的房价,几乎现在所有的媒体都在吆喝,弄得全民都知道买房子是很赚钱的事,市场上到处都是买房子赚钱的传奇。这样的事,可能持续吗?不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房价怎么涨上来,就怎么跌回去。只不过,涨上来时,轰轰烈烈;跌回去时,凄凄惨惨。千万不要相信房价只涨不跌的鬼话,谎言一捅就破。十年前,每一轮危机爆发之前,都是持有现金资产和持有不动产的人之中有一半的人大获全胜,但具体是哪一半人获胜,视他们在哪个国家而定。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一爆发危机,持有现金资产的大多缩水;在发展中国家,一爆发危机,持有不动产的很多人就恨不得跳楼。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持有不动产的人必遭劫难。
一般常规是,美元走强,则全球大宗资产价格下降;美元走弱,则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但是,规律是规律,实际操作中,一定要了解单一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才能更加准确地判定其未来价格的走势。比方说,原油,在正常市场状态下,美元指数上涨,原油价格将会下降;美元指数下降,原油价格将会上涨。
在2008年,我在分析原油价格下降的态势时,当时掌握三大原则:一是美元指数是否见底,如果美元指数见底,就意味着原油价格见顶;二是市场供求关系是否发生变化,有无主要原油产区发生战事或天灾人祸。当时,唯一不明晰的是,美国会不会从伊拉克撤军。如果美国确定要从伊拉克撤军,可能会导致伊拉克内乱,从而影响原油的开采和输出,原油价格可能上涨。如果美国确定不从伊拉克撤军,则表明原油供应一切正常,原油价格会下跌;三是全球宏观经济目前的发展和变化,是否会影响原油销量,当时,我们的分析是,次贷危机只会影响全球虚拟资产和金融系统,对工业生产影响甚微。走进菜市场,家庭主妇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认同什么6.5%的CPI的。2011年7月,猪肉涨了5元钱,比较起来,涨幅是33%,其他相应的肉食全面涨价,青菜类上涨幅度也不会低于30%。CPI至少为两位数以上才符合市民的真实感受。更为可耻的是,进入2011年以来,每当CPI数据一公布,立即就有一些经济学家们预测,CPI已经见顶,下个月就会出现拐点。结果呢?每月都在上涨。之所以发生这些误判,是因为大家没有对M2进行细致分析。一年释放出本不应该发出的货币10万多亿,哪里是一两年的价格上涨所能消化的。按现在这个速度,十年也消化不了这么多货币。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