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交所召集30多家券商债券业务负责人在上海开会。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债券市场进入违约多发期,公司债目前的存量结构不合理,不能搞成“垃圾债”市场,要重点营销央企。同时要求,券商不能重承销轻托管,应提升风控管理能力。
参会券商建议,交易所债券分类审核增加AAA债券绿色通道;放开受托管理人范围;建立沪深交易所信息共享机制;加大优质资产证券化(ABS)产品审核备案支持力度等。
其中受托管理是多年来困扰券商的一大问题。原本券商比银行更能提供市场化服务,但在查发行人的债权人名单以及信用记录等都不如银行方便。券商要加大债券存续期间的风险管理,就必须获得法规上给予更大的权限。
拒绝垃圾债
上交所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交易所债市刚刚重新起步,不能搞成垃圾债市场,一定要优化发行人结构,多让优质企业进入市场,目前交易所也在重点营销央企。
一位参会的华东地区券商高管表示:“尽管承销商主观上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也愿意多给较低评级及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通道,但出于风控的考虑也得优选发行人。”
最值得关注的是,交易所要求券商高度重视现行市场环境下信用违约风险高发的风险,把好市场准入第一道关,严格立项、内核环节管理。加大优质高评级发行人客户储备,审慎评估及推荐产能过剩、较低评级发债主体,坚决将垃圾债拒在市场门外。
另一位券商债券业务负责人表示,会上提到的“垃圾债”并不是特指中小企业私募债,而是指评级过低、现金流不乐观、产能过剩等企业发行债券。
据统计,2015年交易所主导的公司债发行规模增长6倍,很多企业融资成本有所下降。
受托管理受限
会上,券商代表针对当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建议。
其中,分类审核、增加AAA绿色通道和放开受托管理人范围,是最有代表性的建议。去年交易所债券审核加快,效果明显。这次券商建议,针对发行人质地差异,实施分类审核及监管,增加AAA级发行人绿色通道或免审制度。
而受托管理一直是券商的痛点。上述券商债券业务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受托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债券存续期间的风险管理。原本券商比银行更能提供市场化服务,但是,查询发行人的债权人名单以及信用记录时并不如银行方便,因此,想要加大债券存续期间的风险管理就必须从法规上给予券商更大的权限。
公司债券业务井喷之后,随之债券受托管理责任和信息披露的工作增加,券商作为受托管理人在信息、管理手段等方面远不及募集资金开户行。因此,券商建议进一步放开受托管理人范围。
作为一项历时长、协调难度大、绩效评估难的工作,对受托管理执行业务工作人员的整体要求较高,券商建议在协会或交易所有关主承销商受托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中,增加主承销商在机制上保障相关执行人员利益和激励约束安排。
此外,券商还建议,建立沪深交易所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控制单一发行人融资规模,避免券商无序竞争;进一步开展市场产品种类,加大优质ABS产品审核备案支持力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