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机构发布2017年全球资产配置策略报告建议,今年的大类资产配置应当适当增加香港股票类资产。黄亮对此表示认同,并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香港市场获得海内外资金的高度关注,恒生指数从去年18000点的低点,至今已经企稳在24000点以上,港股市场从技术上已经步入牛市,而且目前很可能是港股大牛市的前半段。究其缘由,黄亮认为,A/H股的溢价靠拢过程仅仅是一个表象,更重要的是港股市场相对于过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港股通开启之后,资金通过港股通大幅流入香港市场,香港市场有望逐渐成为内地机构投资者的标配市场。数据显示,以保险资金为例,保监会2016年9月放行保险公司投资港股通以来,南下资金已累计流入约1200亿元。公募基金也是南下资金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共有77只内地公募产品可以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投资港股,规模总计约594亿元,其中2016年成立规模351亿元。以前大家投资深圳、上海,未来可能变为沪深港,做投资的基准或也变成沪深港的基准。
二是港股逐步褪掉离岸市场特征,港股定价权从外资主导逐步过渡到中外资均衡博弈。有数据统计,2014年11月17日,内地与香港股市互联互通之后,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对香港股票市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截至2017年2月28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额达到4421亿人民币。特别是2016年9月以来,港股通南向通道持续加速流入,港股通月均净买入从此前的127亿元上升到270亿元,月均成交从566亿元上升到979亿元。
此外,黄亮看好港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基于企业盈利的增长。他表示,过去的低利率环境给企业经营带来非常好的机会,企业的借贷成本逐渐降低。当然会有滞后效应,但2017年甚至2018年都能看到很好的企业盈利增长。港股通渠道的数据显示,盈利能力强、低估值的行业龙头是出海配置中资的首选,有望率先在港股定价权争夺战中受益。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可以适当增加香港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也可通过正在发行的南方恒生国企精明指数基金分享港股的投资机会。
资料显示,恒生中国企业精明指数是基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简称恒生国企指数)推出的一只Smart Beta指数,通过被动式指数化投资,在紧密跟踪恒生国企精明指数的基础上,利用成分股A+H股的价格差异进行优化投资。这个产品的特色是,每月观察一次成分股的价差,如果价差超过±3%,则卖出价高类别,买入价低类别。通过该基金,投资者不仅可以便利地投资港股,而且有望把握H股超额收益。从估值水平来看,彭博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恒生国企精明指数PE仅为8.12倍,但股息率却高达3.61%,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高性价比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