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债券

您所在的位置:
大公国际:大公维持新加坡主权信用等级
 

  大公决定维持新加坡共和国(以下简称“新加坡”)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AAA,评级展望稳定。新加坡偿债环境稳定,尽管经济面临一定下行风险,但长年财政盈余和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使政府偿债来源坚实,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和庞大的国际储备对外部流动性形成有力支撑,政府本、外币偿债能力极强。

  维持新加坡主权信用等级的主要原因阐述如下:

  一、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稳健的金融体系为新加坡提供有利的偿债环境。2015年人民行动党以高得票率获国会选举胜利,并延续科教兴国等发展战略,政策保持连续、稳定。金融体系风险虽将有所抬升,但总体可控。短期内,制造业出口不振和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进一步推升银行体系资产质量风险,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国际流动性收紧也将对新加坡金融体系稳定性形成下行压力,但家庭部门良好的资产负债表和审慎的金融监管使上述风险可控。

  二、短期经济增速放缓,但中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大。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放缓使新加坡制造业出口受冲击较大,美联储加息导致的国内利率上升会抑制私人消费与投资,预计2016年新加坡经济增速由上年的2.0%继续下降至1.8%。中长期看,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将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巩固其较强的财富创造能力。

  三、稳健的盈余增长机制使得政府保持庞大的财政储备规模,偿债来源稳定。为加快向创新型经济体转变,未来五年新加坡政府在科技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大力投入将使财政盈余持续收缩,预计2015/2016财年和2016/2017财年各级政府财政盈余率下降至1.1%和0.7%。不过,长期财政盈余和稳健的财政盈余增值机制使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升至183.7%,为政府债务偿付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庞大的财政储备和外汇资产继续保证政府极强的偿债能力。为服务国内资本市场,中期内新加坡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率继续维持在100%左右的很高水平,但以主权财富基金为主的财政储备使政府继续保持净债权地位,本币偿债能力极强。同时,极强的创汇能力使新加坡经常项目顺差维持在很高水平,2015年外汇储备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估计为85.0%。2015年新加坡国际投资头寸净资产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2倍,庞大的外汇储备和净投资头寸使其保持了极高的外债偿付能力。

  短期内,外需不振虽对经济增速造成不利影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亦使财政盈余收窄,但是长期财政盈余和经常项目顺差积累的大量政府金融净资产以及庞大的外汇储备将继续保证政府极强的本、外币偿债能力。因此,大公对未来1-2年新加坡本、外币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为稳定。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世华财讯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