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航母 “船大压浪”净利息收入占比88.3%
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总资产达到86843亿元,同比增长15.65%。银监会统计,银行业金融机构2007年第四季度末总资产(境内本外币合计)为525982.5亿元,工商银行占比约16.5%。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作为中国银行业的“航母”,工商银行的经营一直秉承“船大压浪”的风格,以稳健经营为主,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2007年工商银行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67%和2.80%,较2006年分别上升35和39个基点,净利息收入增长较快为其营业收入主要组成部分。
2007年工商银行净利息收入达2244.65亿元,同比增长37.3%,占营业收入的88.3%。郭田勇认为,这是“航母”级大行的明显优势,工商银行的公司业务是其传统强项,拥有大量优质国有企业作为其常年客户。
分流大量定期存款到理财业务
此外,工商银行存款活期化率高,活期存款在客户存款中的占比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3%。活期存款率高推动其利差扩大的优势。工商银行通过主动管理负债,分流大量定期存款到理财业务,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使得存款付息率在存款基准利率连续上调的环境下基本保持稳定,存款成本控制良好。2007年底,工商银行的客户存款和同业存入款项达到76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郭田勇说,存款活期化趋势在2008年第一季度资本市场震荡调整的情况下,会有更加明显的体现。另外,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偏紧,不少小银行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工商银行在资金面上不会面临其他小银行所面临的压力,其资本充足率较高,为13.9%;但是,央行目前信贷投放的调控已由此前的按季度调控变为按月调控,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调控对工商银行有一定的压力。
去年工商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745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3%,体现工商银行对贷款发放的控制较好,如果不是这样稳健控制,工商银行的盈利还会更高。但是如果今年放贷量在去年的基础上不变或者变小,又改为按月调控,则给工商银行贷款收益带来压力,对利差也有一定影响。反而那些去年放贷量大,贷款余额增长高的银行会“占一些便宜”。
中间业务收入翻番 业务转型得益大行优势
郭田勇认为,工商银行的高层管理思路非常明晰,基于赢利点多元化考虑主动推进银行业务进行转型,调整业务结构。2007年工商银行手续费以及佣金净收入达到344亿元,增长110.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3.53%,比上年提高4.49个百分点,其中理财业务收入为154.53亿元,同比增长381%,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和质量较好。由于网点和客户数量庞大,工商银行传统业务优势为其业务转型带来极大便利。(摘自《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