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商银行透露,该行银保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内部统计,今年前2月,该行累计实现代理保险业务量171.7亿元,同比增长88.4%,其中,代收代付业务量为87.8亿元,同比增长85.5%,代理销售保险业务量83.8亿元,同比增长91.6%,业务规模稳居代理保险业务市场首位。
据了解,工商银行一直在探索走综合化经营的道路,该行的银行保险业务增长势头特别迅猛,根据内部统计, 2005年工商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量达到了853亿元,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已经达到了8.64亿元,比2004增长15.97%,在全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7.7%,成为了该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创新增长点。
银行保险业务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宏观背景下,银行产品与保险产品工具复合、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交互渗透、银行资本与保险资本相互融合的产物。
业内人士指出,银保业务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中间业务,是现代金融集团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步骤。银行通过与保险公司开展全面合作,发展银保业务,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发挥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的协同效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且能够通过代理保险业务有效转化高成本负债,实现业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工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早在1992年就开始积极与国内外多家保险公司进行广泛业务合作,并将大力发展银行保险业务视为有效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实现金融创新和利润突破的新型中间业务,把银保业务作为工行逐步实施综合化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说,近年来工行的银保业务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首先,工商银行逐步改变了过去“保险公司提供什么就销售什么”的被动销售局面,主动参与到银保产品的前端销售中来,积极参与产品创新。银保产品从设计,到试点,到推广的供给销售全过程都与保险公司共同探讨和研究,力求从产品源头上逐步实现银保融合。例如,工行在上海、广东等多个分行都建立了“产品审查委员会”,通过与重点伙伴合作,不断开发充实代销产品种类,陆续推出了新型万能寿险、养老金、重疾险、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等多种银保创新产品,创建了种类丰富、结构优化的银行保险产品线。
其次,是不断完善金融服务网络,改进传统的银保产品销售渠道。根据内部统计,工商银行拥有1亿多个人客户和340万法人客户的丰富客户资源,拥有近2万家服务网点,为各类保险公司搭建了为共同客户提供全方位银行保险服务的广阔平台。在代理保险的渠道拓展方面,也由原来的单一柜台业务向理财中心、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信贷渠道等逐步引导,扩大了银保产品的销售半径,开辟了保险产品销售的新型渠道。
第三,先进的技术系统为实现“银行柜面即时出单”铺设了坦途,提升了工商银行的银保产品销售能力。早在2002年,工商银行就率先在国内推出了银保数据实时连接“银保通系统”。通过“银保通系统”,与工商银行开展代理业务合作的保险公司可以实现约定代理保险产品的柜面销售、出单、转账、部分保全、信息查询等业务处理功能,使得代理保险业务完成了从手工处理到电子化处理的实质性转变。近期,工商银行还将在全国范围内投产“网银集中式银保通”。借助该系统,工商银行将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为先进的购买保险产品的技术平台,进一步扩大在代理保险业务技术系统方面的领先优势。
第四,工商银行在做大做强银保业务的同时,始终坚持理性发展,实行规模与效益并重、业务与风险并重的经营策略,确立了范围广泛、重点突出的合作伙伴群体。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计有93家不同种类的保险公司,如何甄别合作对象,防止银行信誉风险的外溢,为客户提供财富规划、保障安全等一揽子金融保险服务,成为银行的重要工作。为此,工商银行建立了自己的一整套合作伙伴评价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工行充分发掘新设保险公司的发展潜力,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不断丰富了合作伙伴的层次。目前,在设有93家保险公司和众多保险中介机构的保险市场上,工商银行与13家保险公司以及1家保险经纪公司签署了《全面业务合作协议》,与5家保险公司签署了《保险资产全托管协议》,为60余家保险公司代理销售百余种保险产品,为70余家保险公司提供包括现金管理、电子商务、融资、联名卡发行、保单质押贷款、数据库营销等新型业务在内的广泛金融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