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个人金融

客户服务


可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生活中的消费潜规则 你遭遇了多少(下)
 

  影院禁止外带食品饮料

  郭小姐与朋友一起去当地某电影院看电影。因该影院不准消费者自带饮料,郭小姐便在影院的柜台上购买。“但是一瓶康师傅绿茶在超市只卖2.5元,这里竟要12元。”郭小姐认为,这价格高得太离谱了。

  这种规定在全国各大电影院几乎都会出现,而消费者也大多表示无奈遵从。某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表示,该电影院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导游强迫游客指定消费

  去年11月,市民徐小姐参加了厦门“一日游”。“交了60元团费,谁知导游竟在合同中标注,要去两个购物点。”徐小姐说,短短一天的行程,在购物点就耗了两三小时。导游虽未强迫一定要购买,但期间不断地游说。“团费那么低,根本就没有利润,你们配合一下,买些土特产嘛。”

  业内人士表示,如消费者发现合同条款存在“指定商家”字样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尤其是遇到被导游强迫购物时,一定要及时向旅游局投诉。

  摄影高价售卖底片

  市民张某近日带小孩去某影楼照相,花688元订了一款优惠套餐,含服装2套、精修照片15张等。“可在选底片时,商家表示,选未入册的底片须付费,每张少则30元,多则40元。”张某称,现在是数码底片,商家不花费成本,为何不能全送?

  该市消委会秘书长表示,消费者遇到这些情况,可向工商部门投诉,工商部门将按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调解。

  网上团购发票难开价格虚

  “去年在网上消费了1万多元,东西买了不少,但却很少开发票。”家住南京的市民张小姐经常网购,她说网上购物索要发票非常麻烦,网商常常“推三阻四”。因此,她除了维修时必须要用发票的物品,其他都不会考虑发票问题。

  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税务总局、财政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及各示范城市,研究完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制度,制定网络(电子)发票管理暂行办法及标准规范,研究安全网络(电子)发票系统及网络(电子)发票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形成试点工程方案,并在相关示范城市组织开展试点。重庆、北京等22个城市被纳入开展网络(电子)发票应用试点的范畴。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银率网www.bankrate.com.cn 2012-03-2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