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央行发布了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体基调有所变化,其中一些措辞出现微调,如“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改为“保持松紧适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改为“适时预调微调”,并提出“不能过度放水、妨碍市场的有效出清”,从措辞看,央行似乎对加大放松货币政策有所保留。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以专栏文章《关于实际利率和债务问题讨论》的形式对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进行吹风,大意是实际利率的考察应更多关注CPI而非PPI,应采取改革来刺激经济而非大量投放信贷,按照文中之意,当前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低于CPI,显示实际利率已经过低,如果以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来衡量,未来继续降息的空间似乎也低于预期,专栏似在暗示货币政策的放松空间已经不大。
目前不清楚央行的意图是对后续的货币政策变化进行预热,还是仅仅是单纯的对政策进行探讨,但无论如何,此文出现在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应不是空穴来风,至少表明央行对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可能不够坚定,未来政策放松的节奏或有所变慢,央行可能会从此前以较快节奏主动放松为主,重新转回到去年4季度较慢节奏被动放松为主的状态。考虑到12月美联储很可能进行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加息,中美利差将进一步收窄,资本外流压力仍不乐观,或许央行在进行政策决策时会受到更多牵制,央行此时发文更加耐人寻味。
如果央行确实在对宽松政策进行“点刹”暗示的话,则未来双降的力度会低于预期,对债券市场而言或会引发焦虑心态,阶段性调整的压力将进一步放大,对股票市场而言,降准频率降低所带来的流动性支持力度可能弱于预期。
但我们认为,大的宏观经济下行周期尚未结束,目前谈货币政策拐点尚早,未来双降的大方向并没有变化,如果央行推出较慢的货币政策放松节奏,或会将经济企稳时点向后推迟,这实际上意味着央行宽松政策的周期会持续更长,也会持续为债券牛市营造良好的宏观背景。
需要提示的是,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吹风只能用于预判及参考,而不能成为做出投资策略的结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