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结构性“债牛”难改
 

  不过,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债牛”的故事或仍将持续。10月27日,央行也宣布进行100亿7天逆回购操作,招标利率下调10bp至2.25%,进一步令回购利率下降。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认为,就政策面和市场行情看,无论是降准直接补充银行流动性,还是降息+逆回购利率下调,都旨在保证回购利率在低位,债券杠杆套息仍可行。

  野村证券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尽管与当前市场相比,未来风险定价将会有所强化,但结构性“债牛”终止的可能性很小。“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银行的放贷能力减弱,债券融资需求将快速增长。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的同时,一个更具深度和流动性的债券市场是必要的。”

  报告指出,银行的资金成本与债券需求也息息相关。资金成本主要包括三方面——存款利率(当前一年期存款目标利率从一年前的2.75%降至1.5%),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下行至4%左右),以及银行间存款利率(在央行“双降”之后不断走低),上述三者都使得债券收益率存在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野村也表示,未来公司债发行门槛将进一步降低。“随着融资模式不断从银行贷款转向发债融资,中国债券市场将加速扩张,并变得更具深度,尤其是公司债市场。2015年10月,Wind数据显示,28%的10月新发行债券评级在AA+以上,这就意味着超1/3的公司债有望续发。”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为债市带来新机遇。野村指出,当前中国债券市场体量约为400亿美元,境外投资者仅占2.4%,然而这一比例在印度为5.7%,韩国为6.5%,泰国为18.6%,马来西亚为18.6%,印尼为36.5%,可见中国机会巨大。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自世华财讯 201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