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当前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他指出,当前我国四个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新设企业数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前三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不断增长,各项建设积极推进。
四大自贸试验区建设显成效
2015年4月21日,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4月27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启动建设。这半年来,四个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数同比大幅增长。
沈丹阳介绍说,这半年的建设效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二是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重要抓手的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各自贸试验区不断优化“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监管措施,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三是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多元化为目标的金融创新措施稳步推出。四是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持续完善。五是以合作发展为出发点的服务国家战略举措持续推出。
从数据上看,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数同比大幅增长,截至9月底,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4.5万家,同比增长2.2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融资租赁、科技研发、创业投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高端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天津自贸试验区新增租赁企业1292家,飞机、船舶、海工设备租赁资产总额累计达330.6亿美元;扩展区域后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吸收外商投资项目占全市一半;福建自贸试验区吸收合同外资额同比增长7倍;广东自贸试验区引进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项目508个,10亿元以上项目145个。
“总体看,自贸试验区新一轮建设在稳增长、调结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沈丹阳如是说。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经贸合作成效显著“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推进的重点战略备受关注。在发布会上,沈丹阳就前三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新经贸合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他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与沿线国家投资合作不断增长,“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在对外贸易方面,据海关统计,我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总额7428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额的25.6%。
在吸收外资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设立企业1604家,同比增长1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4%。从所投资的行业看,金融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制造业实际投入外资增长幅度较大。从所投资的地区分布看,上海、江苏、天津占比较高。从投资国别来源看,实际投入外资增幅较高的国家有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新加坡。
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合计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7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3059份,新签合同额591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2.9%,同比增长24.9%。
零售业总体形势发展良好“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至9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商品零售额为1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网上零售额约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36.2%,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针对社会上关于零售企业“关门潮”的担忧,沈丹阳以一系列数字进行了回应。“从宏观数据看,尽管我国零售各业态竞争加剧,但由于网络零售继续高速增长,线上线下融合加快,总体上我国零售业整体发展形势良好。”
当前,伴随网络零售的高速增长,实体零售经营压力加大,“关闭退租”现象确实有所增加。为了应对不断加大的竞争压力,百货实体零售企业普遍进行转型探索:有的推进自营和深度联营,完善配套服务,改变了陈旧的商业模式;有的通过集成服务,整合供应链,打造自有品牌;还有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商品管理和客户管理,尝试全渠道经营。
“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既是我国零售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结果,也是零售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网点布局,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体现,对中国零售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有利的。”沈丹阳评价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