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老眼光”看汇率已经不合时宜了。对大部分国内机构而言,其实没有条件进行本外币资产的自由切换,这决定了人民币资产没有系统性重配置的可能;能“自由迁移”的外资部分力量太小,不会对利率走势构成实质影响。5月以来,单位贬值幅度对应的外占降幅明显降低,贬值对流动性的冲击已经弱化。贬值只能决定全球贸易的“蛋糕”如何在各国之间分配,但难以对冲“蛋糕”越做越小的大趋势。大宗商品对中国需求极其敏感,输入性通胀逻辑对中国而言并不适用。汇率对货币政策的约束仍然客观存在,但汇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伴随贬值的资本外逃效应也明显缓解,未来汇率对货币政策的约束可能转向“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