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深港通首月资金呈静流入 深交所:谨防四大风险
 

  截至2017年1月4日,深港通开通满月。深交所于近日公布数据,首月深股通累计交易金额288.66亿元,港股通累计交易金额88.49亿元,深港通首月跨境资金呈静流入状态。

  “深交所将进一步强化交易监管和风险监测,切实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深交所香港子公司负责人王一萱13日在深港通新机遇高峰论坛上表示。

  针对深港通首月的表现,王一萱表示深港通业务运作平稳,工作正有序展开中。同时,王一萱总结深港通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深港通下跨境资金整体呈净流入,并未出现大规模资金外流现象。开通首月,深股通累计资金净买入为163.50亿元,港股通累计资金净买入为64.28亿元,跨境资金净流入99.22亿元,显示香港资金对于深股通标的配置意愿较为强烈。

  二是深股通额度使用率高于港股通。开通首月,深股通日均额度使用率为7%,最高为20.85%,最低为1.31%。同期港股通日均额度使用率为3.70%,最高为8.10%,最低为2.45%。深股通额度日均使用率高出港股通日均使用率3.3个百分点。

  三是深股通交易活跃度高于港股通。深股通开通首周日均交易金额达24.65亿元,港股通开通首日交易金额达8.18亿元,随后每日交易金额保持在3-5亿元。深股通交易活跃度高于港股通。

  四是深股通交易集中度较高,港股通资金交易集中度略低,扩容标的交易相对活跃。交易金额最大的十只股票合计占深股通交易金额比例为44.32%,交易集中度较高。家电行业、白酒行业、电子行业较受青睐。

  “与深股通相比,港股通交易集中度略低,交易金额最大的十只股票合计占港股通交易金额比例为36.63%,其中7只为新扩容标的,显示深市港股通的内地资金参与新扩容标的交易的积极性较高。”

  王一萱还透露,深交所下一步或将ETF纳入深港通投资标的,并将依托监控系统和跨境联合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交易监管和风险监测,切实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

  一是要防范中小市值股票炒作风险,快速从严采取自律监管措施;二是要防范借道违规交易风险,依托跨境联合监管机制来实现;三是要防范市场异常波动和资金跨境流出风险,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四是要防范“老千股”风险,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教育。

  港交所市场科高级副总裁周晓殷则表示,“从2016年年中开始,人民币波动较大,海外投资及资产配置成为金融投资领域的热门话题。投资最基本就是价值投资,而全球估值最低的资本市场就是港股。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在12倍的水平,处于历史上比较低的位置。”

  “目前港股通的交易量已经占到整个港股整体交易量5%到6%的水平,希望业界全部加在一起作为挖掘的动作往前挖、继续挖,将港股市场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周晓殷表示。

  经济学者、知名投资人王国斌则分享了港股投资的感受,他表示,“投资港股,首先要了解港股市场,了解市场上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了解市场的游戏规则,否则就很难成为市场中的赢家。港股市场游戏规则非常完善,但其整体是外国投资者掌握定价权的市场,对于体量较小的投资者保护程度是不够的。投资策略上,投资者应该去寻找定价错误、股价低于实际估值的生产性企业,这些企业具有长期商业价值,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而对于那些追求寻租行为的企业,一定要规避。”

  此外,论坛还评出在港股价值投资方面表现突出的上市公司等十大奖项。海通国际、伟仕控股等近九十家企业分别获得“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以及“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等荣誉。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自和讯网 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