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广东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报告 助力出口企业
 

  为进一步消除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广东外贸的不利影响,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广东省质监局联合广东省商务厅14日对外发布《广东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5年)》白皮书。

  在当天于珠海举行的2015年世界标准日宣传纪念大会上,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张燕飞表示,白皮书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经验、案例剖析,开拓了政府、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路。

  当前,由标准与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共同构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已成为一些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口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损失在755.2亿美元以上,占同期出口额的3.2%,其中,广东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损失额约237.30亿美元,全国占比31.4%。

  “广东出口企业一直深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根据质检总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4年,广东平均每年有近四成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主任陈权说,一旦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广东出口企业的损失往往主要表现为“丧失订单”,2014年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丧失订单的企业数为214家。

  美国、新兴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动态尤其值得关注。白皮书称,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国,美国发布的技术法规通报不仅会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造成直接影响,还会引起其他国家出台类似的强制性要求,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张燕飞表示,广东将进一步加强对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的收集、解读和研判,为企业应对提供及时全面的预警信息和对策,提升跨越壁垒的能力。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