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日,银行间市场主要回购利率涨跌互现,但资金面维持紧势。季末资金需求较大,但在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首次运用之际,商业银行融出谨慎;央行逆回购净回笼亦加大市场观望情绪,关注明日操作规模。
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午盘上涨0.41个基点报1.9910%;7天利率下跌3.67个基点报2.2834%;14天利率下跌4.22个基点报2.8815%。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维持在4.30%。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隔夜Shibor报1.9960%,上涨0.40个基点;7天Shibor报2.3030%,上涨0.20个基点;14天Shibor报2.6780%,上涨2.10个基点;1个月Shibor报2.7290,上涨2.3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8002%,上涨0.32个基点。
交易人士表示,跨季后资金面亦不乐观,因为下月中旬又要面临缴税的扰动,且近期人民币汇率亦有所下行,市场冀望央行能够运用更多操作工具来应对资金紧张。
交易人士指出,今天资金紧张情况略超预期,预计明日机构公开市场报需将增加,相应的央行逆回购操作亦料会有所放量。
今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7天期6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在2.25%。当日有8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流动性200亿元,为连续第三日净回笼。央行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维稳目标坚定,估计季末流动性不会出现太大波动。
2015年12月29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2月19日,央行关负责人表示,宏观审慎评估不单纯考察某一个月的数据。宏观审慎评估按季进行,第一次评估将在今年一季度结束后实施。届时央行会根据各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评估等级,运用正向激励机制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加以激励和约束。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在研报中指出,2016年央妈更加重视宏观审慎管理,将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将外汇流动性和跨境资金流动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范畴,并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了防止恐慌性的需求和市场失灵的局面出现,央行今年仍然会配合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有可能会有更多措施出台。
|